知己知彼,无往不利
知己知彼,无往不利 汕尾中学 陶张印 《道德经》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孙子》亦言:“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可见,自知且知人才算明智,知己且知彼才能不败。 自知是知人的基础和前提,己尚不知,遑论知人?知人是自知的目的和扩展,自知最难,难关已破,知人易矣。 所谓自知,就是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和短板,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定位,知道自己面对的环境和局势。自知的人是清醒的,他会扬长避短,他会高瞻远瞩。自知的人是坚定的,他不会因外界的纷扰打乱自己的节奏,也不会因众人的喧嚷扰乱内心的平静。 马丁·路德·金一生致力于黑人民权运动,曾多次受到威胁恐吓,也曾被非法监禁甚至被捕入狱,但是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对自由的向往,没有什么能够熄灭他为种族平等而熊熊燃烧的烈火。因为他清楚地知道他的梦想是什么,他的使命是什么;他也清楚地知道人心之所向,历史之走向。在短暂的生命之中,他照亮了无数的人,鼓舞了无数的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小学时候读过的一个故事。乌龟坚硬的壳驮得起蚂蚁,驮得起小鸟,驮得起兔子,于是骄傲地向路过的大象发起挑战,结果被碾为齑粉。不自知的人就像这样,他们自以为是,他们目空一切。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就像不善登者必坠于木,不善泳者必溺于水,不善骑者必堕于马。可笑,可叹,可悲! 所谓知人就是了解他人,了解外物,了解世界。《论语》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自知是纵向的,向内的;知人是横向的,向外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知他人,才能反观自己;知外物,才能取舍有度;知世界,才能游刃有余。 刘邦能够赢得楚汉之争的胜利,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的知人。他说:“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刘邦不愧为英明的主上,他对时局的洞察,他对部属的深知,使他的团队形成了强大的合力,所以势如破竹,最终开创汉朝。 自知知人,知己知彼,国家当如此,团队当如此,个人当如此。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在风华正茂英姿勃发的大好年纪,我们既要清楚地了解自己,定性自己,塑造自己,更要认清世界的时势,聆听时代的召唤,肩负家国的重担。 我们要像一棵大树,把根深深地扎在厚实而广袤的泥土里,把枝丫不断地延伸到天空之中。只有目标清晰,目的明确,指向精准,方向笃定,我们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之中拥有一席之地,才能在风起云涌的形势之下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