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我心安的5本好书 | 7月读书日

2022年下半年,悄然而至。
回忆上半年发生的片段,不少时候,你我可能是在混乱和无序中度过的。
怎样找回内心的秩序?怎样克服现代社会的焦虑和沮丧?
不妨带着这2个问题,和我们一起从书中来找找答案。
许倬云先生说:「读书是为求自己心之所安。」
本月读书日,编辑部的同事们,为你推荐了5本令他们「心安」的好书,一起来看看01
《钱从哪里来?》
作者:王立新
推荐人:犀利君

《论语》中有句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道德高尚的人不应该谈钱,只有低俗的人整天把“钱”挂在嘴边。
然而,这个思想放到现代有点行不通了。
很多人经过多年摸爬滚打后发现,想要在这个世界更好地生存,首先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只有做到经济独立,才谈得上人格独立、思想独立。
不信你可以问「深圳女孩」,人生到底什么最重要?答案统一是「搞钱」。那么继续追问「钱从哪里来?」
我想分享一本书《钱从哪里来?》,作者王立新,是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教授,曾经给万达集团的王健林做过策划。
记得王健林说过一句名言:「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我先挣它一个亿。」
大多数人觉得根本做不到。看了这本书,我发现普通人和商人之间最本质的区别,体现在对工作的态度上。
商人的核心兴趣不是花钱享受,而是赚钱的过程,他们把工作看成是人生最大的享受;花钱的时候,如果花的钱没有赚回来的多,反而是最痛苦的。
普通人则恰好相反,赚钱的过程,也就是上班的过程是最痛苦的;花钱的过程,吃喝玩乐的过程才是最快乐的。
所以如果你想赚钱,不妨先问自己2个问题:
- 你是不是把赚钱的过程视为人生最高级的享受?
- 花钱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消费欲望,还是会考虑花的钱能带来多少回报?
假如你的这两个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想要赚到一个「小目标」,可能性就比较低了。
不过,你也不必太灰心。
虽然我们不太可能成为王健林,但可以去发掘有这样奋斗精神的企业家,买入这些上市公司的股票,同样也可以享受到财富的成长。

02
《美之地图》
作者:米哈埃拉·诺洛茨
推荐人:卫星

美是什么?
如果你打开搜索引擎输入「美女」,会发现绝大部分照片都是性感撩人的女性形象:红唇微启,穿着清凉,一种出于商业目的的性吸引力。
但在《美之地图》这本书中,你会看到更丰富的美。
这是一本走遍全球、由500个不同发色、民族、职业、年龄、信仰的女性组成的摄影集。
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是一个人生的故事。有满身伤疤的旅行客,有在家打扫卫生时也戴着首饰的藏族女人,有经历三次流产、一次离婚仍然积极向上的意大利女性。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女性部队的故事,她们的任务是打击伊拉克和叙利亚的ISIS,由于总被战机盯上,她们经常转移营地。
但在每次战役打响前,她们都会为生命跳舞庆祝一番。她们梦想着有一片土地,那里男人和女人是平等的,并准备好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
书的作者兼摄影师米哈埃拉•诺洛茨认为:
美意味着做你自己,真实,自然,不做作,内心坦荡可鉴。
有太多的压力让女性以某种特定的方式打扮和行动,在一些环境里,女性被要求谦卑顺从,把身体包裹得越紧越好;
而在另一些环境里,女性被要求看起来充满性魅力。
但最终,每一位女性都应该拥有自由,自由地选择如何展现自己,自由地探寻自己的美,而不被外在世界的看法裹挟。
如果你想了解全球的女性的美,不妨翻一翻这本特别的摄影书~

03
《当下的力量》
作者:埃克哈特·托利
推荐人:乔西

曾经,有一位乞丐在路边坐了三十多年。
一天,一位陌生人经过。
这位乞丐机械地举起他的旧棒球帽,喃喃地说:“给点儿吧。”
陌生人说:“我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给你。”
然后他问:“你坐着的是什么?”
乞丐回答说:“什么都没有,只是一个旧箱子而已,自从我有记忆以来,我就一直坐在它上面。”
陌生人问:“你曾经打开过箱子吗?”
“没有。”乞丐说:“有什么用?里面什么都没有。”
陌生人坚持:“打开箱子看一看。”
乞丐这才试着打开箱子。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乞丐充满了惊奇与狂喜:箱子里装满了金子。
我们很多人就像这个乞丐一样,不去看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而是不断寻找欢乐、成就、安全等等,但你不知道,其实你已经拥有了很多很珍贵的。
你可能经常沉浸于过去的烦恼中,那这本书会引导你,如何专注于当下。
只有进入当下,并感受到当下的力量,才会让我们出离目前的负面情绪。
你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感知,去看,不要诠释,看看光,看看世界的颜色,纹理,听听周围的声音,只感受,不评判。
如果你想追求心灵的宁静,不妨看看这本书。也许你会有一种不知所言的感觉,也许你会觉得它值得反复阅读,总之,它更适合在你浮躁的时候读一读。

04
《猫与狗的生活哲学》
作者:简单心理
推荐人:倩倩

你有没有一种经历,一次次在别人的鼓励下,真的很努力的去做一件事。
但就是做不成功从而产生一种「我就是不行」的自卑感,这叫「习得性无助」。
还有本来我很乐意主动去做的一件事,被别人一催,就使我出现从身体到心灵全方位、多层次的抗拒,这就是「被动废」。
生活中千姿百态的事情,总能带给我们错综复杂的情绪。
有时候,我会把自己想象成一块「人生电池」。
当我过度发热(生气发怒)、电量不足(过度劳累)、开不了机(颓废躺平)的时候,我知道,这是不满的情绪在向我抗议了。
如果我继续带着满满的负面情绪,「强迫」自己去完成一件事,最后的糟糕结果可能会有两种:
一是电池爆炸了(彻底摆烂了);
二是手机爆炸了(事儿做砸了);
所以,这时不妨做一个「短期废物」,真的很丧的时候,那就让自己乖乖丧下去吧,毕竟「人生路远,我们要学会等待电量充满」,积蓄更多前进的力量。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会在某个时刻被各种复杂情绪包围,不妨看看这本很治愈的心理学书籍——《猫与狗的生活哲学》。
通过书中两个动物主角:肥猫(代表一些具有各种情绪压力和困惑的人)和胖狗(专属心理咨询师)。
帮我们解答生活中一些心理方面的小困惑,告诉我们即使有时选择「躺平」,也能找到一些「向内生长」的力量。

05
《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冯友兰
推荐人:冰冰侠

我一直认为「哲学」是个远离大众的话题,直到朋友推荐我读了这本《中国哲学简史》。
读这本书的契机是,有段时间,我感觉自己每天都被「推着」往前走;
工作中,我的时间被划分成一个个小格子,生活中,我的时间被大量的无效信息挤满。
我逐渐产生了一种,为什么我每天都在忙,我在忙什么,终点在哪里?
在忙碌后短暂休息的时间里,这些庞大的人生议题,不停在我脑袋里盘旋。
在某个跟朋友约饭的日子,我问对方,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对方回答说:「内心的平静」。
随后,她建议我读一读冯友兰老师的《中国哲学简史》。
从先秦到现代,中国人凝结的哲学思想,在这本书里进行了结构性的梳理。
这本书比较适合有一定生活阅历,以及目前生活比较迷茫,或者有具体困惑的朋友来读。
书中对所谓的「困惑」也给出了答案——
困惑,是因为信息偏差。当我们无法了解全部的信息,片面地看到事物的局部时,就容易感到困惑。
现代社会的高密度信息和快节奏,很容易让我们未经思考,就做出判断,比如蜂拥到风口行业,那当风口渐去,又该怎么做呢?
当你从历史向今天看来,就会发现,一切的一切,历史早已发生了无数遍,我们的痛苦、困惑、不得章法,早有前人整理了经验。
这本书不厚,也不难读,但需要给自己一些思考的时间,所以最终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读完。
那些生活中的失控瞬间,或者说,事情的走势超出预期,“不如意感”又来临时;
我会开始思考,我的人生究竟在追求什么。
答案是「平静」。
于是,我大可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感受历史更迭中,对我自己而言足够精彩的一生。
以上,就是本月推荐的5本好书~希望能通过它们,抚平你混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