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用自己的“鼻涕宫殿”,从海水里筛出食物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图片来源:pixabay
黏液是一种神奇的物质:在鼻子里它是鼻涕,在口腔里它是能帮助吞咽的唾液,它还是眼睛的润滑剂,让我们能够顺利眨眼。不仅我们有黏液,在海洋中,黏液也无处不在。
“鱼类全身都覆盖着黏液。鹦鹉鱼会在头部周围分泌‘黏液气球’,大概是用来保护自己免受天敌和寄生虫的侵害。”蒙特利海湾洋研究所(Monterey Bay Aquarium Research Institute)的生物工程学家卡卡妮·卡蒂娅(Kakani Katija)说道。她不仅着迷于鹦鹉鱼,还对另一种名为尾海鞘(larvacean)的海洋生物的黏液创作很感兴趣。
“让我看看我的包里是不是现在就有一个……”(她指的是3D打印模型,不是真的尾海鞘。)

图片来源:pixabay
卡蒂娅说尾海鞘看上去很像蝌蚪,即使能称得上“巨型”的尾海鞘也只不过4英尺长(10厘米左右)。但是,它们能在自身周围分泌出壮观的黏液结构,外形就像你带上飞机的护颈枕,只不过其中嵌有隆起和隔板状结构。这种结构被有些人称为“鼻涕宫殿”,能帮助尾海鞘过滤海水以获取食物。
卡蒂娅的团队派了一只机器人潜入加利福尼亚的蒙特利海湾,观测这些黏液公寓(似乎还没有人这么称呼这些结构),通过用激光灯照射尾海鞘,看到了前所未见的细节。机器人的水下远征让研究人员能够创建相应的3D模型,也就说,只要你想,你也可以用3D打印出你自己的尾海鞘。然后,他们把模型置入虚拟现实(VR)环境中。“这样,人们就能步入其中,穿过这些过滤结构。”

图片来源:pixabay
这项研究的一个实际应用就是,工程师或许能从这种黏液结构中获得灵感,设计出更有效的过滤装置。而这一研究也带来了另一个惊喜,“我很激动,我们已经能观测深海中不同形态的黏液了。”
本文来自: 中国数字科技馆
欢迎浏览更多精彩内容,请戳->中国数字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