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访古(七)建于南唐而毁于明初的伏龟楼
至元十六年,庚寅,(朱元璋)進兵圍集慶。國用率五百人先登陷陣,大敗元兵手蒋山,人其郭。元御史大夫福壽督兵出戰,數敗,力不能支。城破,猶督兵巷戰,坐伏龜樓指磨左右。或勸之走,叱而射之,日:「吾为國家重臣,城亡與亡,尚安往哉!」頃之兵四集,遂遇害。

左图右书 《明通鉴》伏龟楼
以上记录出于《明通鉴》。至元十六年,朱元璋意以今天南京为根据地,围攻集庆府,元朝御史大夫福寿领兵顽抗,坐阵伏龟楼上指挥。有人劝其逃走,福寿骂道:“我是国家重臣,城破了就死之,哪能去逃走哪里!”没多久城破,其以身殉国。
福寿位至三公,是元朝的御史大夫,为元朝抵抗朱元璋的明军是他的责任和义务,他的忠诚和勇敢载入历史,令人敬佩。他身上多少还有着蒙古草原民族的血性,只不过,到了元顺帝时期,蒙古勇猛善战的个性逐渐被中原文化所侵蚀,当年成吉思汗、忽必烈的文治武功已然变得羸弱而不堪一击,而羸弱的元朝注定着迟早要灭亡。

南唐伏龟楼 画作
福寿坐定指挥的伏龟楼,建于南唐,在南唐都城的东南角,后来随着明城墙的修建而被拆除。其遗迹在外秦淮南向西去拐角,今天雨花门处,可从城墙上入口进入参观。

伏龟楼遗迹
来自 豆瓣App
© 本文版权归 allanscya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