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d Water
文题其实没什么关系。
想当年写《远景》的时候就是单曲循环的cold water——大连的冬天是真的冷。图书馆过道的沙发靠着巨大的落地窗,我总怀疑玻璃透风。后来去了芝加哥,也时不时在图书馆里找到相似的感觉。很奇怪,搬来湾区之后,反而是在夏天的清晨嗅到空气里寒冷的味道。其实不管是大连和芝加哥,都是几年前的事情了,但是只有掰手指头算年头时才会意识到是很久远的事情——应该是因为年纪大了。
就像我今早起来,突然意识到上次回江西老家似乎都已经是我出国读博前的事情了。
处于二十九和三十岁之间的这个间隙,人对自我的感知总是混杂的。一方面我切切实实感受到自己的苍老(比如不断衰退的记忆力),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活得越来越随心所欲像个小孩子。
昨晚跟郭老师聊到很晚——聊我那个有些奇怪的date,聊我对拧巴前任逐渐的理解,顺带聊他那个在别人只言片语里听起来都不好相处的前任。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早上起来聊到了今年labor day打算干啥然后我意识到,我已经不记得我去年labor day 做了什么。
其实我大概也猜得到——应该就是哪也没去自己消磨着或者加了个班。(我去翻了豆瓣日志和WQ的聊天记录,证明猜的没错)。但“记不得做了什么”这件事本身其实让我觉得有些难过——毕竟我是个标榜自己是个“也不是长情就是单纯记忆力好所以很多细节忘不掉”的人。
------------------------------------------------------------
暂且不如写一个忘记写的事。
YJ前段时间的到访顺便把Michael一号再次扯回了我的视线。It turns out, 在西北时候她很好的一个朋友F的现任是Michael1的CMU 室友——他们本来还在说不如介绍他们认识一下说不定还能发展些什么。YJ当时表示,我要去Seattle的这也太远了,但我有两个学姐在这,不如大家一起认识一下。然后听到了那个大哥的名字,想了一会,意识到了似乎哪里不太对。
收到YJ询问微信的时候我就觉得我的生活还是有意思。F其实是我高中学姐,然后在phd那些年,我甚至曾经是她的TA lol. 至于F的对象,是我初中校友。
-------------------------------------------------------------
引用郭老师的评价:你的生活全是这些奇奇怪怪的巧合,大概你就是这种气质所以总是发生这类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