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禾林食育课堂:让孩子从一日三餐中感悟生活精髓
餐桌,时常会成为孩子和父母博弈的“战场”,为了让孩子“好好吃饭”,一些家长不得不以说教起头、打骂收场,久而久之,也就听之任之了。挑食、偏食、暴饮暴食、不珍惜食物、依赖喂食……这些不良习惯会影响孩子成长,也困扰着很多家长。

怎样透过饮食让孩子们开启对生活的认知,让他们成为爱生活、会生活、有创意的人?
億·禾林持续开展系列食育课程,让幼儿参与到播种、采摘、观察、制作的过程,通过品尝美食、学习餐饮礼仪、探究食物本源等,传承优秀饮食文化,丰富幼儿的童年。
大自然就是活教材,孩子们的课程来源于生活。
“西红柿是怎么长出来的?西红柿小的时候也是红色的吗?”……幼儿的内心总是有无数的问号,这都是教育的最好契机。


通过开展种植活动,幼儿明白小小的西红柿要经历播种、开花、授粉、结果等过程才能成我们盘子里的美食,从而更明白食物来之不易,要学会珍惜。
与此同时,在种植的过程中,幼儿还丰富了不少关于植物的科学知识。

在观察、记录植物成长的过程中,幼儿知道天热要多浇水,肥料可以为植物增加营养,驱虫药能赶跑害虫……

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们结合实际,向孩子讲述了关于食物的结构与特点,并带领大家通过观察、讨论,教给孩子们合理饮食,食物生长与食品安全,饮食文化和礼仪,美食欣赏和制作等。


吃什么?怎么吃?关乎孩子的身体健康和身心成长。
自己动手,洗、切、烹,通过食育课堂,真切地感觉到孩子们是多么喜欢自己去做食物,对于自己做成的美味佳肴是多么自豪!


在就餐过程中,食物的滋味、软硬,咀嚼的声音会吸引幼儿用心去品味、分辨味道,通过这样的分享、表达,慢慢地,幼儿的感官越来越敏锐,表达越来越清晰,想象力也越来越丰富了。
不但锻炼了动手动脑及思维能力,更是增强了孩子对食物的原始印象,参与了,体验了,还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学会节约感恩。
这,就是食育的魅力!
精彩回顾
三餐四季、温暖有序。
每一粒食物都凝聚了万千辛劳与汗水,也提供了极好的自然教育机会。

億·禾林食育课程的设计重点在于强化感官能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动手能力,尤其是手部细微动作的锻炼。
在课程中,孩子一个个认真洗手,选择各自喜欢的水果洗干净,去皮切块,再放进碗中加入自己喜欢的酸奶和坚果,一份美味的水果沙拉就制作完成了。



这个过程,全部由孩子自己动手,老师们在一旁观察指导。食育课程的开展不仅让孩子们体验了采摘和制作食物的过程,还认识了各种食材、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锻炼了宝贝们动手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更让孩子们在食育课程活动中感受快乐、收获快乐!

食育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递健康的生活理念,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也愿宝贝们与“食育”的故事越来越精彩……
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次的億·禾林食育课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