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良辰一种:月下独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节选) 人们总是以为只有相聚,才有欢乐。其实不然,从李白的月下独酌,到《水浒传》中酷爱“一壶薄酒、二两牛肉”的绿林好汉,独饮、独醉,从来都不失为一种快意悠闲。 但是这里的“饮”,并不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豪饮狂喝,而是一种恰到自然好处的品、味,既有解渴之效,又有享受之怡。可以设想,不论是处理了一天案牍、并为之劳形的陶渊明,还是徘徊于烟花柳巷、并为之赋曲谱词的柳永,生计之余,酌一杯清酒,于其而言,均不失为一种心灵沐浴的绝佳方式。 其实独饮的玄妙之处,并不在于醉,而在于身、心、灵的高度统一。有人在慢跑或攀岩的过程中,也同样体验到了这样淡淡的轻安,并名之为“心流体验”。究其本质,这是灵魂短暂的超尘体验。 素年锦时里,总有那么几个瞬间,生活、生计、生存等诸多以“生”开头的概念会暂时离场,只留下生命、生动和生长。你仿佛突然领会到了一种久违的莫名快乐、却又不知道这份快乐究竟来自何时何处,那就像是一种远方亲人的温温软语,亦像是一只毛茸茸的白兔从你的指间逃脱、奔向清新广阔的绿色原野。 自古以来,可以独酌、独自凭栏的人,都是诗意的、不俗的人儿。在他们的眼中,风雨云虹都不只是物候变化和四季更迭,而是精神域界里可供闲雅驻留的栖居之所,彼中有朦胧、有优雅、有清冽。 独酌自得、独赏当下,其实需要一分“静”的本事。在新闻头条刷屏的今天,静得下来不只需要勇气,更需要一分彻悟的慧命根器。因为有了静,才有了定,才有了醒的可能性。这种醒,是省察,是奇妙的心领神会,亦是命途变幻不居里的一次宝贵停泊。品味沉淀下来的静意,恰如置身一幅绝美的水墨长卷。彼时,风雨顿歇、天高云阔。 时光流转、人生经年,曾经的朋友知交寥落、奔走四方,过往的熙攘繁华渐入寻常、隐入烟尘。在这样的浮生况味中,何不寻一处僻静,给心灵一次物外超然的禅机、享一分弗饮亦可陶然的酣畅?何不暂缓放下一切生活琐事与星尘大海,就与这生命与存在本身,来一场久违的肆饮欢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