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都有哪些突如其来的感悟?
查看话题 >6月总结|自律上瘾的秘密

「你应该忙得没时间社交,但依然把日程安排得井然有序。」
——纳瓦尔·拉维坎特
一、6月做了什么
总的来说,六月做事的状态,可以用一个人像一支队伍来形容。
唐山事件后我频繁表立场,建立女性互助社群,练习被讨厌的勇气;
尝试做小红书,一周涨粉200;
工作日午休去健身房锻炼,雷打不动;
每天额外花一两个小时时间,保持主动学习行业知识;
每天复盘,每周复盘……
与一到五月相比,六月绝对可以用自律爆表形容。那么,经历了半年的消沉,我是怎么触底反弹的呢?
01 半死不活和满血复活之间只差一个泡汤
从半死不活到自律爆表,其实中间,我只做了一件事——泡汤。整个6月的周末,我不是在泡汤,就是在泡汤的路上。所以如果问我怎么复活的,除了说等时机来临,再有一个建议就是:去泡次汤吧!
我的泡汤,无非是去汤崎泡温泉、蒸桑拿、按摩,娱乐大厅看书、吃水果、去会议室办公学习。
反正,如果这个世界有天堂,我深信一定是在水会。泡汤太快乐了,好情绪和身体的放松不正是效率的大前提吗?
02 三个成长利器
六月之前的半年时间里,我每天一起床就问自己,今天要不要起床去工作?今天要不要辞职?但六月开始的每一天,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去工作,甚至常有在公司待到深夜才回家。
从不爱工作到爱工作,改变是怎么即刻发生的呢?
在认知层面上,感谢六月初遇阿德勒心理学,给了我从头开始的勇气。
阿德勒认为,过去的创伤不是改变的阻碍,而只是人们不想改变的借口。改变从来都可以即刻发生,不问过往。弗洛伊德和荣格才会总困在过往创伤里,阿德勒简直是心理学界一股清流。
在行动层面上,艾维利工作法、番茄工作法、每日复盘这三个利器帮了我太多。
六月我每日复盘上瘾,我的复盘模板就是:
第一,今天哪些事做得好/感觉好。目的是表扬自己,给自己正反馈,相当于成就日记和幸福日记。
第二,今天哪些事可以改进/感觉不好。目的是自省和修正行动。
第三,明天想做什么。目的一是让明天更有方向感,二是清空大脑睡个好觉。
临睡花10分钟来做复盘,就足以让每天有迹可循。
艾维利工作法就十分简单粗暴了,就是列下每天要做的六件事而已。人如果能每天做好六件事,长期来说就已经很厉害了。
番茄工作法我一般是用潮汐APP辅助,听潮汐的冥想音乐,以25分钟为一个专注番茄,5分钟休息,然后继续专注25分钟,循环反复。
三个方法结合起来就是:用番茄工作法集中注意力,把艾维利事情一件一件做完,然后复盘今天得失,反思自己,夸奖自己。
常夸自己有奇效。
二、6月读了什么
六月唯独读书不多。为数不多的书中却读到了还不错的宝藏书,《纳瓦尔宝典》,副标题是如何不靠运气致富。这本书一上架我就预言会爆,果然短短一个月从点评个位数就到了几千。
这本书对我帮助多大呢?比如,我听纳瓦尔的话,利用自媒体杠杆,当即做了小红书。
如果说《穷查理宝典》的思维是经典的,那么《纳瓦尔宝典》的就是新颖的。纳瓦尔提到不要再把人分为穷人和富人,而是「有杠杆的人」、「没有杠杆的人」。
什么是杠杆呢?就是在当发现了市场尚未被满足的需求时,可用以扩大产品和服务规模的东西。
第一种杠杆是劳动力杠杆,第二种是资本杠杆。劳动力杠杆就是雇人为自己工作,资本杠杆是用钱为自己工作。这两种杠杆经典古老,但普通人不适用。
而普通人触手可及的杠杆是什么呢?是媒体和代码类杠杆。如今自媒体和代码几乎可以零成本实现复制产品规模和宣传,是不是也约等于你的睡后劳动力呢?
另外我喜欢纳瓦尔对健康的高度重视,诚如我不爱健身,但我却把健身当成每天最重要的事之一。
他说:「我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所以我永远不会以没时间为理由不去健身。如果一天没有晨练,我就不会开始工作。即使山崩地裂、世界末日也不管,世界可以等我30分钟,直到我完成晨练。」
三、6月觉察了什么
01 再坚持一下,井水就掘出来了
六月我找到了可能的行业机会,明明之前的半年,都是感觉工作在拧螺丝,和起床困难。
原来真的是再坚持掘一下,井水就出来了。
整个六月,在保持每天大量学习领域知识、做市场调研、结合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嗅到了行业洼地。
也发现原来是一直找不到工作的长期价值和自己的技能壁垒,才让工作充满了无意义感。倘若换一个行业,也是要重新寻找,不如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摸索。
我非常喜欢的作者卡尔·纽波特,在他的《优秀到不能被忽视》里提到了一个反直觉的工作哲学:不要追随自己的激情(passion)。专注于积累职场资本胜于找到自己的激情所在。
因为,大多数人的爱好是享受,是做「消费者」,但偏偏工作基本都是制造,是做「生产者」。
他说:「成就大事的那些特质是用职场资本换来的,他们并不来自于工作和内在激情的匹配。正因如此,你不必对是不是找到了自己的使命而感到焦虑,因为几乎任何工作都可以发展成为一份有吸引力的工作。」
只有极少数人才幸运地能找到热爱的工作,所以并不一定要热爱才能做好,可能是因为做得好才越来越爱。
02 承认了,我也无法忍受孤独
六月我人格性格上的巨大转变是,我突然变得「怕孤独」,突然不愿意独处。
其实,我一直是独行侠,初中起就一个人住,旅行也一个人,享受独居,享受单身,不想打扰和被打扰,也不想迁就和被迁就。
怎么突然意识到我变了呢?是某次去汤崎泡汤,我的姐妹先我一个小时出去后,我待在满是人的水会里,却觉得只有我一个人,十分空,十分不能忍受。
而且觉得猫的陪伴已经不够了,我期待一直有人在视线里,根本不想一个人在房间。跟想恋爱无关,不是想要被爱,是想要的是不用我说话去应付的陪伴,就这么微妙。
为什么突然变了呢?实话说,我也不知道,可能有时候巨大的转变就在一瞬间,今天的我不是昨天的我。应了《重庆森林》里那句:「其实了解一个人并不代表什么,人是会变的,今天他喜欢凤梨,明天他可以喜欢别的。」
觉察到这个转变,对我来说是惊天动地的、难以启齿的:
我怎么就难以忍受一个人了?我怎么有点不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