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相信自己能够能行,你就能行
如果你相信自己能够能行,你就能行。
如果你也认为自己肯定不行,你就肯定不行。
这种说法猛地看起来似乎只是一种精神论。
但是实际上它描述的正是一种信念,一种语言的力量。
信念是我们在儿童的时候,受到父母以及周围环境影响逐渐形成的。它隐匿在思想深处,平时很不容易察觉,但是却是在内心深处真实存在的东西。
而我们的思想受到很多东西的影响,比如我们的经历、知识等,而其中极为重要的而又容易被我们忽略到的其中一个因素就是语言的力量。
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语言是思维的产物,也就是说我们心里想什么,嘴里才会说什么。
但是很少的人能够意识到我们嘴里所说的,也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思想。
换言之,思想和语言其实是双向的,而并不是我们所一般理解的单向。
如果你也能注意到语言和思维之间的逆向影响,那么我们的生活也就会多出很多地更多地选择。
相信自己,不断地告诉自己,只要我去做就一定能成功的人,会不断地强化这种想法,让自己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
相反,你说我不行,我不会,这样的话越多,你的内心也会对此坚信不疑。
随着一次一次的失败,那么像这样的语言和思想也会逐渐得到加强。
积极的语言可以推动我们行进,促进我们实现目标。
你说得越多,大脑就会越相信,那么这种积极地看法也最终会给我们带来幸运。
不断地告诉自己,只要我愿意做就一定能成功,我只要行动起来就一定有出路,我的努力一定会有成效,这样的人的人生会始终处于螺旋上升的状态。
但是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一旦你在心里说我肯定不行,我做不到,我没有办法。
那么这些消极的语言也会不断加深你消极的信念,最终就会阻碍你的行动,让你即使有想法也难以迈出一步。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就有一个习惯,他要求自己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要感谢,即便是碰到坏事,遇到灾难,也一定要心存感激,说谢谢。
而且他要求自己必须把这句话灌进自己的头脑里面,就算感谢的想法根本冒不出来,也一定要想办法说服自己。
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单纯的只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他这种做法就善用了语言对我们思维的影响,其背后也极具科学效果。
《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青崎给过我们类似的建议。
富爸爸禁止我们说我付不起这样的话,他要求我们始终告诉自己我要怎么做才付得起。
而穷爸爸只会告诉自己,我可付不起。
富爸爸对此的解释是,当你下意识地说出我付不起的时候,你的内心在你意识到之前就已经开始坚信这句话了,而这样的结论会促使大脑停止思考,开始逃避行动。
但是如果你告诉自己,我要怎么样才能付得起的时候,你的大脑就会行动起来,开始找思路想办法。
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事情,永远都有办法解决。
真正的区别只在于这样的办法,你是不是看得见,是不是找得到。
稻盛和夫的做法,并不单纯地只是强迫自己在碰到坏事和灾难的时候说谢谢。
因为如果不能在碰到不好的事情,仍然心怀感激的话,我们很容易就会被糟糕的消极的情绪所击垮。
被自己的无力感所影响,陷入怨天尤人的境地。
但是一旦我们转变看待世界的角度,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心存感谢的话,那么我们同样能从不好的事情当中看到于我们而言有益的事情。
那么我们的情绪也会随之变化,我们会更好地放大积极情绪,并且掌控消极情绪,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行动。
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语言的力量,一定要重视自己说的话。
无论是真正说出口的,能够被别人听到的,还是在头脑中默默告诉自己的话,它们都有非常强大的力量。
一旦我们下意识的说我做不到,那么这样的语言就会束缚我们的手脚。
把我们推入到消极的境地,让大脑身体包括思维全部都停止下来,不再想办法考虑如何克服困难。
一旦我们把这句话换成我暂时还做不到,我要怎么样才做能做到,那么你大脑关注的地方将被转移到面对问题,寻找途径和办法。
那么你也将有机会看到一种看到更多的未来的可能性,也会帮助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道路。
只要改变你的语言,就能改变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