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想停药又怕复发?安全停药必须知道的1件事

为什么服用抗精神药物需要坚持数月或数年?
因为服药有周期~
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过程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急性治疗期、巩固治疗期和维持治疗期,不同阶段的治疗目标是不一样的:
急性治疗期:缓解急性症状,恢复日常生活;
巩固治疗期:防止病情波动,巩固药物疗效;
维持治疗期:预防病情复发,降低预后风险。
整个周期的药物治疗有利于患者实现临床治愈,降低未来复发风险。所以只有分阶段治疗取得成效,患者病情趋向稳定后,医生才会考虑为患者停药。
举个例子,抑郁症的急性治疗期一般需要6-8周,巩固治疗期一般需要3个月以上,首次发作者维持治疗期一般需要1年以上。
所以无特殊情况时,首发抑郁症患者至少需要服药1年半才有停药可能。这一切都是有科学依据的,我们应该严格遵守~

维持治疗期后可以立刻停药吗?
经医生诊断,患者符合停药条件的,可以按实际情况逐步减少药物剂量。值得注意的是,患者不应突然撤药,因为这可能导致撤药综合症。
而导致撤药综合症原因很简单:
当我们长期服用某种药物,身体会产生适应性。如果突然撤药或减药,身体的各种调节功能反应不过来,就有可能引发一系列躯体不适反应,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
撤药综合症的症状可以分为情感症状、感觉症状、躯体症状、认知症状等,比较常见的有头痛、头晕、震颤、心动过速、失眠、恶心、意识模糊等。
而这些停药后的症状常被患者误解是药物成瘾导致的,认为是自己长期服用同一种药物后产生了依赖性。

事实上,大部分抗精神药物是不会成瘾的。如果怀疑自己成瘾,只需问自己一个简单问题:
我是否曾控制不住地摄入超过原定剂量的药物?
相信大部分患者都没有以上想法,更多思考的是怎么减药或停药。所以我们不用过分担心药物成瘾。只要遵医嘱逐步逐量减药,就可以在一定程度降低撤药综合症出现的概率。
怎么安全停药,降低复发风险呢?
因为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目前尚无统一通用的停药方法。但是医生一般是在考虑治疗时长、病情状况、复发风险的基础上,以线性或匀速减量的方式停药。
举个例子,医生要为患者减少利培酮的服用剂量:
一开始是6mg变成4mg,经过几周或几个月的观察期,确定患者病情稳定,药物疗效依旧后,再从4mg减少至2mg,2mg减少至1mg...
这种有规律的减量方法虽然耗时较长,可能需要花费数月至数年,但却有效降低了患者病情复发的概率。

一项小规模研究就指出:
如果在4周内完成停药,患者复发风险则与骤停无异;但如果在3-9个月的时间内缓慢停药,患者的复发风险仅为骤停药物的一半。
这也告诉我们:停用药物不能求快,而应求稳,只有逐步减量,才有机会真正告别抗精神药物。
所以,真心建议所有患者坚持服药,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停药,切忌骤停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