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自卑就对了!教育就是利用人的自卑
每个人都是自卑的,教育的本质就是引导人超越自卑。这是我读完《自卑与超越》这本书最大的感受。

这本书是几十年前,我青少年时期读的重要读物,虽然名气没有《梦的解析》大。但是从教育角度我认为影响力和实用性远超《梦的解析》,并且《梦的解析》并不适合青春期之前的孩子。
《自卑与超越》让家长能够明白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也让孩子能够明白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当然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一个道理。下面是这本书举的例子,我个人觉得非常好。拍得不是很清晰,大家凑合看吧。

《自卑与超越》是我唯一推荐给我孩子读的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这本书我当初如获至宝,读了又读,读了很多遍,但是我的孩子明显没有当初我的性质,不过也算是读了几遍,算是对得起我的书钱,如下图,翻看的痕迹还是很明显的。当初,我写了很多批注,但是我孩子明显没有我的兴致,批注了几百个字作罢。

自卑不是什么坏事,自卑是人的本能。经常有人耿耿于怀自己的自卑,其实自卑是普遍现象,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自卑感,如图片所讲,只是自卑的表现方式不一样,因为人就是自卑而产生出来的社会动物。
一个人从小长到大,小时候,力量不足,做事不力,经验不够,产生自卑是一种本能,人长大了,能力提升了,但是自卑留下来了。人作为自卑的动物必然想弥补这种被动的环境,所以想超越自卑,而好的教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面地超越自卑,正面的超越自卑,那么必然某个方面有所成就。

对于我来说,我的人生经历基本上符合这本书的描述。因为自卑产生了强烈的动力,因为自卑产生了自傲。简单地说,我家庭条件不好,但是我学习成绩和知识面很宽。我当初有一句名言:“别人有的我不一定有,但是别人行的,我肯定行。”经济条件好的同学,被我在学习方面各种各样的虐,我可以炫技一样在学习方面碾压我的同学,看着同学们的沮丧,我产生了强烈的快感。现在看,其实就是自卑的一个表现而已,只不过我超越了自卑。
本书作者阿德勒,在一百年前开创了心理学,发表了有关由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补偿的论文,而使其名声大噪。他认为:由身体缺陷或其它原因所引起的自卑,不仅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病,在另一方面,它还能使人发愤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

大家看上图,其实作者本人有充足自卑的理由,之所以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心理学专业,就在于他超越了自我。
例如。古代希腊的戴蒙斯赛因斯原先患有口吃,经过数年苦练竟成为著名演说家;美国罗斯福总统,患有小儿麻痹症,其奋斗事迹,更是家喻户晓之事。有时候,一方面的缺陷也会使人在另一方面求取补偿,例如尼采身体羸弱,可是他却弃剑就笔,写下了不朽的权力哲学。诸如此类的例子,在历史上或文学上真是多得不胜枚举。

最后,本书不复杂,可读性比较强,没有专有名词,案例比较多,可以有针对性地改变人。我认为每个青春期的孩子都有必要读读,作为了解自己,了解社会的一个有力的助手。可以让自己更加从容的度过青春期,可以让自己更好的超越自我。当然,我更希望家长读读,因为孩子可能对一些问题不理解,但是成年人,经历过很多人情事故,应该很容易理解。
明人不说暗话,你都看完了,可以不点赞,不加关注,但是麻烦点个推荐,转发一下,我相信关注就是力量,谢谢!

本人是高校教师,教育类的话题,本人很愿意和各位分享。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告知。本文原创,禁止任何形式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