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亲身经历“帮忙投票”的街头骗局,反诈思路分析
惠州出差已经一个月,每逢周六日都会坐公交到处玩,今天下午在惠阳区某路上奇遇一街头骗局,虽然早已意识到不对劲,但还是特意踩坑来见识一下对方的套路。
第一章【求助篇 】:陌生人骑电动车遇单个路人就勾搭,声称自己是中国移动员工,亮了工作牌(假的,因为我曾经有个真的),他会极力哀求般地请我用微信扫公众号帮忙投票冲业绩排名。
分析: 一般人都拒绝,浪费时间和流量,也有人觉得举手之劳就帮一下吧, 接受度初筛。
第二章【顺手篇】:公众号投票后有个抽奖按钮,在他监督下,我点击了“必中 ” 大转盘,中了三等奖,华为平板电脑一台,他会很惊讶,然后热情地解释这是无门槛领奖。
分析:白给要不要?贪婪度+反诈敏感度过滤网。
第三章【接送篇】拿奖品要去门店,位置在距离2公里的万达广场附近,他能免费载我过去,骑上电动车,他会主动中途拉拉家常降警惕值,尽管话题没有涉及敏感信息;抵达门店是在繁华的马路面的,但没有运营商标签,牌匾只写了XX体验馆,高德地图也没有标记此店名
分析:狩猎范围限定了不能太远,屠宰场位于区域地标旁,可以降低警戒值。
第四章【实物篇】入门店后,接替的人换了两个小哥左右坐下,后面有人递了一杯我100%不碰的饮用水。左边小哥摆出华为平板电脑和蓝绿厂各一台手机让我三选一???解释道“你中的是三等奖,三等奖还包括这些手机都可以选”。我瞟了一眼说只要平板,然后直问领奖流程。右边小哥给了流程纸,有两点:看芝麻信用分,看淘宝消费金额。
分析:因为我有看电子产品的习惯,平板电脑目测是2200,蓝绿手机最高不过1700(真货前提下)。支付宝等资料手机在我手上,他只能看但盗不走,给他看才能引下文。到目前为止,我认为暂未预见可损失的风险。
第五章【画饼篇】小哥接着补充:“既然你平时都有网购消费,这个平板是该电商的奖品,目的是为推广电商APP,注册才能领取 ” 。重点来了, 附带条件:未来5-10年内要消费4000-8000元就可以了。我马上反问“未来的消费未发生?你们怎么确保,怎样约束?如果要我先充值4000元,我可以明确拒绝 ” 。但是他们换了要点:“电商平台不需要让我先充值,反而会先给你预支4000元到你新注册账户,你慢慢用,等后面再还钱就行 ” 。
分析:如果从表面逻辑看,我不但没有损失(无需先充值),而且是先得到资金(他借给我4000)先消费后还款,还能领奖品,美滋滋。但是,我已经明白了关键点,后面就不浪费时间了。
第六章【拒绝篇】如果再深入,后面至少会泄漏个人注册等身份资料,红线已出,果断拒绝离场中止试验了。
分析:假设他们是真心送礼不骗人,但事实上,这事已经发生了风险转移的操作,原本我获取2200元奖品是无风险收益,如果继续执行方案,则变成了我需要用至少4000元的风险去换取2200元的收益,不对等游戏。
第七章【推测篇】根据规则推断后续有三种坑人分支:
A:消费贷模式,签下隐形消费贷款协议借你4000元,按民间借贷年利率24%不违法,但已经可以吸血赚回奖品的开销成本,且需要远期才察觉入坑。因为他们要查芝麻信用积分是推测的主要依据,看还款意愿和履行能力。
B:电商宰客模式, 先签署消费额度协议(类似运营商的合约机),再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溢价商品来回血。
C:彻底绝杀模式:奖品给你翻新机或者假货,电商平台也可以卖假货,用APP能收集啥敏感信息就收集啥,一锤子骗局,下个月卷款跑路。
第八章【后记篇】回头看,在【求助篇】所谓的投票,应该是跑腿们招客的业绩记录。其次,我出店门后走了1公里,又遇一个骑电动车,车柄同样挂了个“移动工作牌”的小姐姐问我能不能帮个忙,我只是扭头微微一笑:“刚刚已经给你的同事投过了”!

关于店铺位置发不发都一样,我把内容发在朋友圈,留言有小伙伴同样遇到过同类手法,且发生在广州。骗局手法日日新,但殊途同归同,最低门槛只需不贪小便宜就足够。如果非要入局较劲,就是参与挑战规则不对等的智力游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