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看尽长安花

初衷只想去看兵马俑和一些唐代文物,回来这么久脑海里最鲜明的竟然还是兵马俑景区里的樱花树和陕历博里的海棠,关中平原粗犷的地气就这么热热烈烈地开在枝头,鲜活而明亮。

两天半的时间在历史轮回和三月春华中反复横跳,暴走风格一以贯之:周五连夜到达咸阳机场,周六上午秦始皇兵马俑,下午晃荡永兴坊、古城墙和回民街,晚上直奔大唐不夜城人挤人,第二天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呆到下午。基本上可以碎片式地拼凑出一个时空叠加的西安。
事死如事生

进入兵马俑博物馆之前需要穿过一座近千米长的玉兰花公园,颇有陵寝前序空间的意味。两公里开外就是秦始皇陵,周围还分布着未开挖的大体量俑坑,虽然城市扩张的脚步紧追不舍,但穿过树林的掩映便能从喧闹的世俗人间迈入帝皇的幽冥世界。半个世纪前栽种的樱花树默默盛开,连接起生与死两个世界,为这萧瑟的地下世界平添一份生气。

每一个兵马俑细节都雕刻到了极致,工匠的灵魂在这些泥塑上获得了永生,站到你的面前:大腹便便的士官揣着手眯着丹凤眼乐呵呵的,作为观众也忍不住会心一笑,甚至还想和他比比身高。

现存的博物馆在陪葬坑原址上盖搭建而成,现在仍处在挖掘的过程中。可以把博物馆当成一个工棚看,工作日可以看见科研人员现场从事挖掘修复工作,有意思的是不同区域呈现兵马俑修复工程不同的状态。一般坑道两侧为夯土墙,上搭木梁再盖黄泥封顶,日积月累木料腐朽屋顶坍塌,照片中凹陷的区域下泥俑早已粉身碎骨。粉碎状的瓦片修复需要工作人员在成百上千个碎片中找到对号的配件,再一点点拼起来,暴秦举国之力打造出百万地下军团,如今科考人员以愚公移山之力与时间博弈,也不知要修缮到何年何月。

舌尖烟火

这张唐长安城古今对照地图非常清晰,基本上可以把今天的定位与唐朝的遗迹一一对应起来。永兴坊现在打造成了官方指定的小吃坊,所有的小吃统一管理,卖家都穿着一样的制服,也没有景区的离谱溢价,对于赶时间体验下西安小吃的游客还是非常友好的,口味上也过得去,但是最好吃的还是在酒店边上快餐店里买的臊子面,够辣够爽!


明城墙和回民街乏善可陈,唯一觉得有趣的是羊肉泡馍,一块馍饼子掰碎了泡在羊肉汤里一大碗,只吃几口就吃不下了,感觉好浪费啊。

夜晚就开始堵起来了,然后整个西安进入了一种夜店蹦迪的狂欢模式,彩灯射灯纸扎灯,火树银花不夜天。不得不说不愧是连接陕甘宁新的重要节点城市,人实在是太多了。
何家村的时间胶囊

1970年,唐长安兴化坊所在的何家村出土了两个陶瓮,这个时间胶囊里封藏了一千多件大唐遗宝,囊括金银玉器、药材钱币各方面,丰富的文化综合体以超乎想象的精巧工艺折射出唐皇室生活的文化内涵,在博物馆的射灯下熠熠生辉。与故宫博物馆的精致写实藏品不同,何家村窖藏以抽象大气的处理手段凸显原材料的特质,形态杂糅神秘主义,细节工艺登峰造极、千变万化,更有高级感,非常值得爱好文物的小伙伴前去一探。


从木石鲜花到金银明器,我们不难从各个维度厚度广度上看到这座十三朝古都复杂的文化片层,这份文化的厚重当然从另一个层面上绊住了城市发展的脚步,在社会治理、基础建设等各个方面带来不小的挑战,然而始终不影响我们踏上这片土地时血脉里共振起的那份喜悦,也愿这座历史古城能够在新的世纪里携手热爱她的人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吧!
小小tips:
- 西安中轴线未央路非常的堵,从早十点到晚十二点永远都是水泄不通,还是地铁出行更省心些。
- 去临潼的兵马俑博物馆可以预订一个当地的旅游团,除门票外一概不要其他服务,获得舒适的大巴接送外还比自己订门票便宜十块钱。
- 陕历博在飞猪上有金牌讲解团可以预订,不到10人的小团可以听讲解员慢慢细数,比自己看要来得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