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自己做装修的姑娘们|在福州开一家独立书店,在林中空地诗意栖居
这是一次失败的探访。
我去到位于爱国路9号这家开在居民楼里的独立书店,见到了两位主理人。面对面坐下,我没有找到往常熟悉的对话节奏,第一次感到局促和尴尬。
我打扰了两位姑娘的阅读。
走进书店,只见一位长发穿黑色连衣长裙的姑娘正在桌边静静阅读。 说明了来意,她给我倒了杯水。我自然地开始抛出一堆问题,有关装修、空间和人的话题,希望挖掘更多细节和故事。但这些在她看来都与书店无关,有的问题涉及个人隐私,不想多谈。她说,那些有关书店的疑问都可以在书店的公众号得到解答,专门有写一篇推文说明,不想再去重复回答。老实说,这篇推文去之前我也粗略读过。我意识到自己的提问是一味求证在我设置的框架里的问题的答案,而非在挖掘更有价值的东西。
对于独立书店的名字“林中空地clearing”,去之前我在网上输入这四个字,找到的条目与海德格尔有关,去恶补了下海德格尔关于“林中空地”的概念。知乎上周东的解释对我来说比较好理解,也符合我对书店的想象和理解——
“ 海德格尔用林中空地来形容和规定此在(也就是人)的展开场所。可以简单地把林中空地理解成此在的人生舞台,只有进入舞台、并被灯光照射到(解蔽)的人或物,才会被此在看见(无蔽)。‘ 真理就是无蔽 ’,‘ 真理就是无蔽 ’”。
书店确实给诗歌提供了一个舞台。书架上的诗集, 桌上摆放着来访诗人不过白的诗集,店里每周六举办的读诗会……诗人来访 ,看诗、读诗、讨论诗歌,连我这个曾经读中文系的人都觉得,在当下的环境这一切显得小众,抑或是奢侈。而在林中空地,这些是两位主理人的日常,再平常不过。
“林中空地这个名字源自弗罗斯特的诗集名。”姑娘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书架里的诗集,放在桌上。
“噗”!
被打脸的感觉。听到“ 弗罗斯特”,我脑子里只想到《未选择的路》。大学的外国文学老师让我们分析过这首诗。“哦,是这样”,姑娘看着我,我脸上装着好像知道的样子,内心飘过一丝尴尬。 后来发现公众号里已经说过名字的由来,这更尴尬了。
我和她们不是一路人。
从姑娘的神情和身体反应,我感受到这一点。匆匆结束的交谈,我了解到姑娘大学读的也是中文,当过十年老师。 不管是聊诗,还是聊文学,我都不敢说自己念中文的。这些年来,虽然有看书,但感觉自己已经不太纯粹了,写诗、读诗,更是离得很远很远。我觉得话题进行不下去了,也不想再打扰姑娘读书,开始“打卡”书店。

书店保留了上世纪70、80年代老房子的格局。淡黄漆、带窗的老式门是我来之前就很期待的,因为小时候我住的混合结构房也是这样的门,只不过刷的是绿漆。和开在居民楼的白杨商店一样,在总体老式的格局和氛围下,每个空间都被一些精致的小物件装点。

地上摆放着让来访者放包的藤编篮筐;书架上摆放着主理人收藏的中古碗盘和挂画;门上挂着周边帆布包;陈列着《 收获 》《 联合文学 》《 外国文艺》等文学杂志的透明隔板下方,摆放着黑胶唱片机和马歇尔音响。卫生间门上也贴着书封,暴露的水管被刷成蓝色,一面墙上贴着颜色丰富的招贴画、 米兰昆德拉《好笑的爱》的书封,另外一面墙挂着卡哇伊的日式风格墙布。连抽水马桶水箱和灯光按钮都贴着可爱的装饰小画,这简直是把卫生间当成卧室、书房在装饰。书的元素遍布整间屋子,不放过每一个角落。

在一个公共的读书区域旁有个房间,房门上写着“闲聊编辑部”,一位短发戴眼镜的姑娘正坐在里面认真做着读书笔记。以为是客人,一聊原来是书店的另一位主理人vvo。如果vvo不说,完全看不出眼前这位一脸学生气的女性是81年的,孩子都已经十岁了。而且她曾是个老媒体人。我向vvo解释到访的冒失和冒犯,vvo面带微笑,平和地和我交谈起来。

长发姑娘叫jingjing。vvo和jingjing是在学校相识的。vvo在学校管理图书,jingjing是语文老师,一个90后,一个80后因书结缘,一见如故。在交流和共事中发现彼此的思维方式,对人与世界的思考以及喜好都很契合。开一家书店是她们由来已久想做的事,在一个合适的契机,她们一起从学校出来开了这家独立书店。
灵魂伴侣并非只存在于异性,朋友也可以是。vvo说,很难想象书店和生活没有jingjing。从达成共识,找店面,装修,独立书店该是怎么样的,要做些什么,vvo和jingjing默契地完成各自要完成的事。
不存在什么分歧。她们首先达成的共识是独立书店要呈现独立出版物、书籍、活动与展览。“ 个人,他人,具体,超越,批判与冒犯”,接近人性的因素。
不管不同人有怎样的解读,书一直都在那里。书是书店最核心的东西。买来书架,先放上她们喜欢的文学、哲学类书籍刊物,再慢慢增加一些优秀译本,以及还不为人熟知的好书, 这里不售卖畅销书。
有了书,然后才是环境。对vvo和jingjing来说,她们首先要构筑梦想中的读书空间,一个让自己放松阅读的地方。 作为独立书店,这里无不透着主理人的喜好和审美品位。 我注意到,一身素朴打扮的vvo, 眼镜带着复古的眼镜链。书架上摆放的各式独特的小物件是她多年来从闲鱼或者其他方式淘来的中古收藏。墙上贴着喜欢的书封和招贴画,书架上摆着自己多年淘来,有着回忆和故事的小物件,还有多年来因书结缘,有着共同爱好,灵魂吸引碰撞的新朋友和老朋友们的创作作品。这些收藏散落在书店的每个角落,需要用心发现,细细品味。

“ 每个城市都有独立书店,福州也应该有”。谈及开独立书店的初衷,vvo不假思索地说出这句话,目光清澈且坚定。林中空地不只是她们的栖身之所,更是分享纯文学、哲学作品, 深入阅读、真实对话,展现独特生命,绽放创作者光芒的场所。
对于独立书店未来的发展和生存,vvo说她从来不担心,也没有太多考虑生存问题。从五一开店至今,刚开始就是一些朋友来。书店开了公众号,运营佛系,朋友会帮忙转发,大多是分享诗歌和诗会信息。她们没做任何推广和宣传,书店在大众点评和美团上根本找不到。即便这样,还是有人找到她们的独立书店,除了小红书式打卡,也吸引到福州一些热爱纯文学的人虔诚到访,在此寻找心灵的慰藉与共鸣。
“即使有一天书店不开了,并不觉得这件事就此结束。我做了想做的,也得到想要的。我相信,我喜欢的这件事会以另外的形式继续”,和vvo聊下来,我记住了“喜欢”两个字。以前的工作生活,匀百分二十精力给喜欢的事,而现在则是投入百分之八十的精力在喜欢的事上,vvo在慢慢靠近自己喜欢的事。林中空地正是一个让她和jingjing以及有共同追求的人,更靠近她们所热爱的文学,靠近诗的地方。
vvo的状态让我第一次觉得,有了家庭的世俗牵绊,也能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做自己喜欢的事。 透过vvo清澈的眼神,我在想也许读书不是最厉害的保鲜剂,对热爱的事情保有赤子之心,才是她们抵御生活消磨的灵药。
“你可以多听听采访对象说什么,不可能一次性都能得到你想要的”,离开书店前,vvo给我推荐了她很喜欢的自媒体账号“吹手”。虽然这是一次失败的探访,但让我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有关“林中空地”和两个姑娘,我也许没有写出真正的故事。有机会的话,去靠近她们,用心体验和感受。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1-18 11:51:17
-
光明的黑暗骑士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2-28 00:01:25
-
是Nic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05 13:19:30
-
爱狸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06 22:41:13
-
豆友F5PMnsGLx0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06 18:08:05
-
孤松独立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05 17:47:47
-
美滋滋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05 16:32:11
-
念九九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05 15:47:12
-
plut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05 15:40:56
-
叶国翔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05 09:37:02
-
有限理性存在者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05 02:05:22
-
游走的小素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04 23:28:04
-
王伟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04 17:51:23
-
逆风而行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03 22:18:26
-
豆友IO9wY7F_YY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03 22:15:10
-
阿布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03 19:46:39
-
山灵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03 14:23:36
-
ghost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02 13:53:34
-
Qearl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02 09:10:03
-
最好的时光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02 00:26:48
-
方糖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01 21:32:47
-
木由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01 16:46:26
-
豆友162003992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31 13:13:49
-
牧野千秋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31 13:10:20
-
Phil.Sun™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31 13:08:05
-
阿楼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31 12:16:24
-
狗不理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28 21:04:55
-
就不告诉你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25 00:15:07
-
C°先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21 22:42:28
-
豆友mk-EGwa2U4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16 20:13:43
-
,sos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13 09:21:58
-
那个嘟比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8 13: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