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爸妈旅游的小记录
拿到驾照之后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爸妈出去玩,坐我的车;发工资之后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带爸妈出去玩,花我的钱。可能在出去玩的方面,自己特别愿意照顾爸妈,并且扮演“主导者”的角色。
虽然爸妈还没有到“老变小”的年纪,但是带爸妈一起出门的感受,有一点像带小朋友出门。看到了壮观的景色会开心感慨,吃到了好吃的饭菜会赞不绝口,有时也会买很多奇怪的土产或者纪念品。每一天结束的时候哦,爸妈会期待地问明天去哪里,甚至玩到一半就提议再推迟回家的日子。因为他们不吝于给出积极的反馈,而所有心情又是那么单纯,所以作为导游的我,真的成就感满满。
而且爸妈属于平常感情比较平淡的夫妻,只有在旅游的时候,才会常常表达对彼此的感情。作为孩子,尽管成年了,但是看到这种场景还是会觉得很有安全感,很享受这种家庭氛围。
在出发前做攻略的时候,我会特别小心每天的体力规划,因为我爸妈属于体力非常有限的类型。就算是频繁换酒店,也不要安排带着行李逛景区,而且每一天都尽量保证午休。尽可能多多熟悉行程安排,根据旅途中的突发情况随机应变:取消某个路途遥远的目的地,更换附近不错的小公园歇脚,这些都是非常常见的状况。
在具体的游玩项目上,我和爸妈都喜欢欣赏各种自然风光,喜欢逛当地的农贸市集,所以很少会“众口难调”。偶尔插入一些新鲜的活动,也会特别受到他们的欢迎,比如去苏州夜游网师园,在上海的时候看VR电影,都是事后好久,爸妈会拿出来念叨的回忆。妈妈爱说的一句话是,因为养了小孩,所以才能知道社会的新发展。在这方面,确实会担心以后没有小孩带我去体验呢。
在家的话,总是希望有各自的空间,尊重彼此的习惯;出门在外,却可以相互容忍一下,共度一段温馨的时间。我对家庭的理解可能就是这样,成年的子女从家庭中脱离开,和父母保持更远但是更单纯的关系。不过爸妈对我的期望却不是这样,在他们看来,永远没有真正“脱离控制”的那一天。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我从家里跑出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