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街边的盖浇饭小店越来越少了?
其实这是一个叫‘阿秀聊商业’的up做的视频标题,这个视频做的真的非常好,把路边小店如何竞争不过现代工业化,产业链加持下的预制菜,调料包体系的整个过程说的明明白白。很好的视频。
但是,视频里讲白领以及新一代消费能力强的年轻人倾向进入装修洋气干净的连锁品牌店消费。尤其在大城市看似选择多了,实际选择少了。这些都是单调的千篇一律的调料包,中央厨房,食品工厂弄得。
我认为显然不是这样,有可能是up对消费能力强or白领的定义和我不一样。
在我看来如果消费能力强,是不会去那种连锁店的。肯定是找个正经的酒楼,餐馆,有专业大厨掌勺的餐馆。选择一点不少的。如果选择是少,那是你钱少,尤其在大城市,选择爆炸,有法国餐厅,俄罗斯餐厅,土耳其餐厅,自然还有中国传统的那些百年老店。央视有个做菜的节目叫回家吃饭。里面有请不少顶级厨师,也介绍了在哪个酒店掌勺,去吧,绝对的味觉享受。
啥?吃不起啊?那就不能算消费能力强了吧?何况呢,这个节目是教大家在家里怎么尽量做出餐馆的口味,我就学了不少,真的不错的节目,没事我就学着弄一个好菜吃一吃。
所以我觉得吧,选择少,要么没钱,要么是懒,自己做嘛,盖浇饭很难吗?
穷人还是穷人,富人还是富人,以前穷人吃盖浇饭选择多,现在选择少,以前富人下好馆子,现在还是下好馆子。当然穷人也得到了好处,标准化的,口味高度一致的,卫生的,便利的就餐方式这些都是进步。啥,你要选择?
没有财富自由选择个啥?建国还拜登有差吗?财富自由了?不喜欢建国和拜登,那就看全世界哪个领导符合您的口味,去那里住就行了,近200个选择总有一款适合的吧?
要不就勤快点嘛,我也喜欢做饭,夏天弄点炸酱面,酱,肉,各种料,菜码,油泼辣子全是自己弄。整两瓶冰啤酒,贼爽。想吃啥弄啥,真真的干净又卫生。之前没事就去同学家负责做饭去,麻辣小龙虾一弄,整个小炒。拌两个凉菜,最后整个高汤。这才是生活嘛。
今天才又弄了一碗酱,之前大概两个礼拜酱没了都没吃,天太热,厨房炸酱叫一个热呀,买的豆腐脑+馒头or老干妈+馒头+乳酸菌饮料对付了两个礼拜。热得啥也不想做,家里出门30米有个做小炒的店,我有时候懒就点个蛋炒饭。我自己做都额外放火腿+培根的,还加焯水的胡萝卜,黄瓜,出锅撒点白胡椒粉,来上半勺自己做的油泼辣子,顶。以前是按扬州炒饭放虾的(不放培根),后来也是懒,主要放虾仁,口感是不行,必须用手剥的大虾!这时间成本啊,但是真好吃啊。尤其再腌制一会,那个虾肉啊,所以嘛,关键可能还是懒。
当然,懒也是一种选择嘛。
年轻人,有时候被隔离了, 不如就自己学学烧菜,考虑这方面我技能点点了不少了,最近点的都是器乐。这他ND可能是我写的最像日记的日记了。d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