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凉

山里面空气好,每天早上6点起来脑袋都是清爽的(城里面睡到中午都是昏沉)。简单洗漱后就跟他们去集市,他们在集市上买菜蔬鱼肉。
他们管逛集市叫赶场,有的场叫“369”,意思是日期里带3、6、9这三个数字的就聚集起来固定在一个地方做交易。细算就是每月3号、13号、23号、6号、16号、26号、9号、19号、29号这9天赶。不晓得30号和31号赶不赶?严格说,日期带数字3的话,十位数上的3也得算上。但可能这种场强调的是隔两天赶一次,休息与共的意思,不然那种“147”场就整个月的中旬和“258”场整个月的下旬都得接连不休地做买卖。他们说有那种不歇气地在各个场盘旋的人,买家和卖家都有。1号在A地的场上,2号在B地的场上,3号又在C地的场上,4号又到A地,以此类推。
有的场又叫“周日场”,就比较好理解,每周日赶一次。
还有另一种叫“百日场”(还是“白日场”?),说是每天都赶。我问是连赶100天的意思吗?他们笑。我实在不太明白他们所谓的百日场跟他们每天都去赶的场有什么区别,反正他们天天都到乡里面去赶场,却并不称这个场为百日场。只是之前某一天的这个场上卖东西的人和买东西的人以及货物的品种更多,他们就管那日的场叫百日场。之前这个场上来了两拨卖蜂蜜的人,后面一直没见着(娃对巢蜜感兴趣,之前从不跟去场上,跟她讲过之后每天都积极参与,连去了三天都没遇见)。
场上有农人卖自己种的蔬菜和水果,大多就是包谷、土豆、茄子、四季豆、番茄、桃、猕猴桃;更多的还是贩子进的货。亏得有贩子,场上的菜果品类和价格跟城里面的菜市也没有什么差别。
我在集市上乱逛,吃一碗菜豆花下包谷饭,又或等在油锅旁买两个现炸的麻元吃。油锅里的菜籽油闻起来很纯正,现炸起来就吃的麻元外酥里嫩,并且制麻元的米面特别扎实,不像城里面的吃起来硬纸壳一样的稀薄疏松——城里面基本上见不到油炸的现场,城里面做这门生意的也不用纯正的菜籽油。
赶完场回来8点左右,在二楼的露台上看书写字喝茶发呆。我最喜欢这个露台,顶篷用的亮瓦,亮瓦上积了一些枯叶和青苔,阳光穿过环绕着的树林打在顶篷上,有斑驳的光影透下来。昨天有只松鼠🐿️“砰”的一声跳到顶篷上,我定睛看时,它从篷的边缘一下子跃到前面的树上,往树干高处跑去一两米,就又往更前面的树干跳去,特别机警特别敏捷。
我只带了一本马畊余的书信集,慢吞吞地看,慢吞吞地领会从书写中流露出的风骨气象,“非有鲁连存赵之术,徒怀鲍焦抱木之操”。内心里有“吾道不孤”的豪迈感,回神后又有自觉臭美的自嘲感:听林子里不同于夏蝉的蝉鸣声,风摩挲树林,树影在右边远处的白墙上摇曳,层云时而掠过,天光明暗交接,凉风缓缓漾来漾去,人是更容易消散的存在物。
昨天山下来了两个络耳胡的朋友,送了两个大西瓜,两个约莫30斤。他们给我们看另一处的居所,是那种专供游客住一两晚的小木屋,周边也是树林,修葺得很爽利,不如我们住这儿枝蔓丛生——他们是更迷恋仙气儿的主儿,便要去那儿住。
我喜欢周边有农户生活的地界儿,住两天他们便准我们去他们的包谷地里掰包谷吃,又摘来二荆条送我们吃,又借锅碗瓢盆给我们用;农人的憨实美善就在这些质朴的你来我往之中,这似乎是人这一种属的造物最明媚的圣痕的遗存……
2022.08.11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30 12:30:37
-
豆友226680129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23 20:45:00
-
emmmmmha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18 18:53:10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13 15:5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