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大脑,打造高情商的孩子
整合大脑,打造高情商的孩子
什么叫依恋关系?
亲子关系对孩子与同龄人的相处、接触外部世界时的安全感、抗压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理解和分析生活的能力以及将来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依恋关系能为孩子接触世界打下基础,而小时候和父母形成的健康的依恋关系,能够为孩子提供一种安全基础,让孩子学会认识自身以及他人。
一个实验测出看孩子的依恋类型:安斯沃斯的陌生情境实验。
陌生情境实验是这样的:妈妈和宝宝坐在一块儿的时候,宝宝坐在地上玩,妈妈在旁边静坐观察。没过多久,实验开始,安排妈妈出去,然后来观察宝宝的不同反应,得出了四种依恋类型。
分别为
安全型依恋:
这类婴儿对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并不表示反抗,很少有紧张、不安的表现;当母亲回来时,也往往不予理会,表示忽略而不是高兴,自己玩自己的。有时也会欢迎母亲的回来,但时间非常短暂。
疏离型/回避型 依恋:
这类儿童在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或忧虑,母亲回来,他们亦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忽视及躲避行为,这类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母亲的安慰没有差别;
焦虑型/矛盾型 依恋:
这类婴儿对母亲的离去表示强烈反抗,母亲回来,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显示出反抗,甚至发怒,不能再去玩游戏。
恐惧型/紊乱型依恋:
这个类型的婴儿显出很高的分离焦虑。由于同妈妈分离,他们感到强烈不安,当再次同妈妈相聚时,他们一方面试图主动接近妈妈,另一方面又对来自妈妈的安慰进行反抗。
每一个人的在亲密关系中的依恋人格都和TA的原生家庭,生长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一定的遗传是息息相关。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成年人的行为可以从他儿时中找到痕迹
我们就把依恋关系分为“安全型依恋”和“不全型依恋”
1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的产生是:父母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积极的回应,能让孩子时常感受到父母与他们心理上的联结以及父母对他们的理解与保护。
我们培养这种依恋关系会有什么作用呢?
A.调和:让你的内在心理状态与孩子保持调和。与孩子进行非语言信息的适时沟通常都能实现这一点。
B.平衡:一旦与你的心理状态达到调和,就能获得身体、情绪以及心理状态上的平衡。
C.一致:如果你与孩子的关系既能使孩子感受到平衡,又能使他在其他人相处时与其建立起心理上的联结,孩子就会产生一种协调一致的心理感受。
2不安全型依恋
回避型、矛盾型和紊乱型
不能经常让孩子们感受到他们与父母的心理的联结,也就不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孩子就会形成不安全型依恋。
如果父母经常不在家,或者常常拒接孩子的正当需求的话,孩子就有可能形成回避型依恋。
回避型具体表现:孩子通过回避与父母的亲近和情感联结,以适应父母的冷漠态度。父母和孩子交流时常常语气冷漠,缺乏感情。
内向是对内向者的保护,外向是对外向者的赞美
01、除了家人,没有亲近的人
02、总是说"我不行"
03、被批评后难以走出痛苦
04、怕出糗被嘲笑,不在社交场合说话
矛盾型依恋具体表现:在孩子和父母交流时会有不协调感,有时候甚至觉得父母侵犯了他,孩子也因此不会感觉到与父母的联结。
烦躁、不易接触、缺乏信任感
紊乱型依恋具体表现:如果孩子的依恋需求经常得不到满足而父母的行为又时常给他们带来迷茫和恐惧,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形成紊乱型依恋。
了解大脑的运作模式1大脑是可以在所再塑造,体验决定了我们的大脑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展了脑部扫描的技术,研究人员也在用前所未有的一些方法研究我们的大脑。
这些新的技术不仅证实了我们曾经的认知,而且还有更加惊人的发现撼动了神经学的基础:也就是大脑是“柔软的”或者说“可塑造的”这意味着大脑现在的工作方式并不会一直如此,我们可以开拓新的大脑回路。
那么到底是什么塑造了我们的大脑的回路和大脑中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呢?
答案是:体验
小孩子的大脑正在不断的“布线”和“重新布线”,你给你孩子的体验经过漫长的过程,最终形成孩子的大脑结构。
2整合的解释如何让我们的大脑整合;就像我们的身体一样,不同的器官要执行不同的功能,比如肺主呼吸、心脏提供血液、胃负责消化、但为了健康,这些器官要一起工作。它们即是一个个体,有要团结成一个团体。我们的大脑也一样,只有各个部分协调运作,大脑才能运转良好。
如果孩子的大脑没有整合表现会是怎样的呢?
情绪会让他们不堪重负、困惑、混乱、暴躁不安、不能处理手头的情况、崩溃甚至攻击他人,相信很多家长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种经历,原因就是孩子的大脑缺乏整合,也称作分裂。
我们可以去用更具有画面的方式去描述下,这种整合的,也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呢?
想象一条宁静的幸福之河流穿过乡间,这就是你的幸福之河。每当乘坐独木舟安静地在水里游荡,你就觉得自己和周围的世界融为一体。这个时候的你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活都有清晰的认识,当环境改变时,你可以灵活的调整,使自己保持在平静的水流中央。
混乱河岸:不过有时你飘飘荡荡,离河太近了,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问题—取决于你靠近哪一边的河岸。一边代表着混乱,你会感到失控,不再漂浮在平静的河中央,而陷入很很急得河流,被困惑和焦虑包围。你需要远离混乱的河岸,重新回到水流平缓的河中。
但是不要走太远,因为另一边的河岸也有危险。这是刻板的河岸,也混乱河岸的对岸。和失控相反,刻板是指强行控制周围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你完全不愿意改变、妥协或与人商讨。在刻板河岸的附近,水流似乎是静止的,但岸边丛生的芦苇和树枝会阻碍你回到幸福之河的中央。
为了整合我们自己,我们需要不断的调整自己。
3帮助孩子整合左右脑
左脑处理信息的模式:线型的、逻辑化、基于语言处理、正确-错误比较
右脑处理信息的特点:是非线性和全面性,这种模式擅长吸收和处理视觉及空间信息。比如亲身经历过的事实、非语言信息、肢体感受、心智模式,紧张情绪以及对社会的认识都主要由右脑处理。
我们的大脑有多重人格—有理性、有非理性;有深思熟虑、也有本能反应。有时候我们会在不同的时候表现的不像同一个人,这是很正常的。
4帮助孩子整合大脑的方法
1.聆听与关注 –认清情绪
第一步:同右脑联结
第二步:引导至左脑
2.经历分享:安抚情绪这个方法是用来消除我们孩子生活终于到惊吓或恐惧通过的一些生活经历时可以使用,因为提高孩子大脑水平整合水平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帮助他复述这些痛苦的经历。
5教会孩子自我控制,整合上下脑
上下层大脑的发育:
1.下层大脑是本能反应区,生下来就已经很发达了。
2.上层大脑要到一个人二十几岁才能完全发育成熟。
3.杏仁核位于我们的下层大脑,是大脑底部边缘系统的一部分,长得像杏仁核一样。它的作用是快速处理和表达情绪,尤其是愤怒和恐惧这两种情绪。
动脑莫动气:唤起上层大脑
A.孩子:我恨你,妈妈!
妈妈:就算在你恼火的时候,这么说也是不对的。我知道你很生气,但是不能说这句话。我不想再听到第二次。
-------触发下层大脑
B. 孩子:我恨你,妈妈!妈妈:是不是因为妈妈没给你买那条项链?孩子:是的,我恨你!妈妈:你好像很生气。孩子:是的,你这个小气鬼。妈妈:那条项链是非卖品,如果你想继续生气也可以。但是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一起想个办法解决问题。
孩子:我们还能怎么做呢?…
--------唤起上层大脑
发生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要问自己“我要调起孩子的上层大脑还是下层大脑?”
越用越灵光:锻炼上层大脑
我们不仅要唤起上层大脑,我们更要锻炼我们的上层大脑,就像我们是肌肉一样,只有越用越强壮,表现也也会越来越好;忽略上层大脑,它就会停止发育,就丧失了能量,就无法运转,更无法整合。
那我们哪些机会可以训练我们的大脑呢?
明智的决定
控制身体和情绪
自我理解
共情力
道德感
运动改造大脑:让脑子活起来
当我们改变了身体状态(比如通过运动或者放松训练、瑜伽、跑步)的时候,就改变了情绪状态。比如让你微笑一分钟,你就可以感觉到更快乐。;急促、浅层的呼吸往往伴随着焦虑,如果你做个缓慢的深呼吸,就会感觉平静了很多。其实我们的身体就是我们的潜意识,在我们接受到情绪之前你就可以感受到身体的紧绷和翻腾的胃就把焦虑的信号发送给大脑。这些能量流再经过身体传送到大脑,然后进入掌管情绪的大脑边缘系统再进入大脑皮层,改变我们的身体状态和情绪状态甚至改变我们的思想。
所以当我们有情绪的时候,我们不妨用一些放松的方法去改变你身体的状态,然后改变我们情绪。好今天的活动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尚老师 13924628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