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难以越过的,成为你想成为的
毛姆的《刀锋》这本书很早之前就已经被我加入微信读书的书架之中一直没有去读,昨天在看完其他书一时想不到要读什么的时候突然想起刀锋这本书,便饶有兴趣地开始阅读,不料又是一发不可收拾连着两天一口气读完,酣畅淋漓,这种如此沉迷沉浸式拨动着情绪的感觉好久没有过了,上一次有这种感觉还是读的那对夫妻的游记《泛若不系之舟》。心情得到极大的治愈和宁静。
刀锋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叫拉里的美国年轻人在他17岁的时候参加飞行员,在一次作战的时候遭到德军袭击,当时一个比他大三四岁的好朋友为了救他不幸牺牲,他难以接受在上一秒还生龙活虎的人在下一秒却血肉模糊,仿佛这个人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他内心大受震撼,追问人生意义究竟为何。
战后他回到美国拒绝了好朋友介绍的一份好工作,也拒绝去上大学,他想要去追寻他的人生答案,在与青梅竹马长大的未婚妻伊莎贝尔约定的两年时间到期后仍然不想回去过大多数人认为的“正常”的生活,他想要继续去找寻答案,并希望伊莎贝尔嫁给他跟他一起去过有意义的生活。
但伊莎贝尔接受不了这样飘忽不定毫无保障的生活,她更想要追寻的是安稳的物质美好的生活,于是他们解除了婚约。拉里也从此踏上了属于他自己的道路,他开始到不同的国家游历,做过不一样的各种工作,体验过各式各样的生活,最后他在印度得到了他想到的答案,而后他重新回到美国,处理掉了他所有的财富,身无分文,自由人生,也许找了个出租车司机做,又或许做了其他更加意想不到的事情。
这本书真的有种魔力在吸引你一直读下去,情绪也一直跟着情节波动着。一开始不理解拉里的行为到后来慢慢答案浮出水面。在脑海里不断闪回书中的场景,拉里在图书馆一动不动看书十小时的专注,他读很多书,想要在书中找到答案,我一开始不理解他感觉他藏了很多心事又不愿与人多言,不理解他为啥放弃一份合适体面只要他努力就能过上很好生活的工作。
伊莎贝尔给了他两年时间,但他仍然说没有答案,即便是选择放弃婚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年后伊莎贝尔去到拉里的那个小旅馆看到拉里的居住环境和生活,与拉里展开的对话,伊莎贝尔觉得给了拉里两年时间,希望他回去跟她过上她想要的生活,但拉里却认为可以和伊莎贝尔去过一种更有意义的生活。
伊莎贝尔说“你一点不实际。你不懂你要求我的是什么。我年轻。我要找乐子。我要做别人家都做的事情。我要参加宴会,参加跳舞会,我要打高尔夫球和骑马。我要穿好衣服。你可懂得一个女孩子不能穿得跟她一起的那些人一样好,是什么滋味?拉里,你可知道买你朋友穿厌了的旧衣服穿,和感到人家可怜你送你一件新衣服,是什么滋味?我不要坐电车和公共汽车到处跑;我要有自己的汽车。你想,你在图书馆里看书,我成天干的什么?逛马路,看橱窗,还是坐在卢森堡博物馆的花园里留心自己孩子不要闯祸?我们连朋友都不会有。”
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内心很复杂,一来伊莎贝尔也并无过错,她爱拉里,所以她给了拉里想要的两年时间,但她也不想过飘忽不定的生活,她一直有她自己的追求,想要过一种更好的物质生活,想要得到她想要的美好,所以在知道和拉里的想法不能一致的时候也很干脆地做出决定。
但拉里觉得物质上他没有要求,双手就能养活自己,他追求的更多是一种精神上的信仰,他想要知道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上帝创造了人类,为什么还要创造恶来考验人类。拉里可以为了拯救一个生病的女子去和这个女子生活一段时间,悉心照料直至恢复;为了一个因车祸失去丈夫孩子而从此放弃自我酗酒荒淫度日的女子去和她结婚,虽然最终没有如愿。
这让我震惊,人真的可以为了某种信仰,想要的某种精神高度自由而去不断救赎吗?那印度恒河里每天千万计人在里面洗涤着自己的灵魂,那朝圣路上的不断地叩首一步一虔诚。
这让我想起《人间失格》里的叶藏,想起了悉达多,我依旧不明白叶藏不断靠着女人和酒浑噩度日的人生意义,也依旧无法感受悉达多体验了人生纵欲过后的突然顿悟,那渡河的水流给了他答案,使他内心得到平静。
那拉里呢,他走过那么多国家,遇见那么多不一样的人,为了得到思考,做过煤矿工,做过农场工,他觉得体力劳动能使他更好的思考,他也最终还是放弃了他积累的所有财富,他想要完全的自由,而他始终在路上未曾停歇,不断是尝试他想要尝试的一切。
但拉里毕竟属于少数人,是理想状态的凤毛麟角,作者对他说有钱才有他想要的自由,认为他处理掉他所有的财富觉得不可思议但对拉里而言又意料之中。但生活中的大多数人还是只能按照正常的按部就班的工作去承担起责任。拉里想要追求的是多么奢侈的自由且需要多大的勇气。永远保持一份向往与渴望,不断去追求人生的意义,去过真正的百态人生而不是千人一律。
想来,我的人生未免也过于寡淡,内心也不够充足,想要表达的文笔也实属有限,但我读完内心平静了很多。我看到了人生更多不一样的可能性,有时候旁人可能无法理解,但如果你想开心,有时就难免要接受别人的不开心。
我想,有机会我会再读一遍不同译本的《刀锋》。
“我毕竟是由于幸运才活着,我想活得像个样子,但又不知道要像个什么样子。”——《刀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