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如屑》剧后小感
暑期,追完了《沉香如屑》。这大概是我二十多年来唯一跟着更新速度追的剧。大概以后不会再这样追一部剧了。对几个人物有所小感,记之。
萤灯
萤灯,《沉香如屑》里的反派,至临死前,都对外称,爱应渊,为应渊点灯万年,卑躬屈膝,牺牲种种,但应渊从未正眼瞧过她,因此因爱生恨。且由于应渊爱上颜淡,阻碍了萤灯,因此恨颜淡。因这恨,做了许多伤害他人之事, 如:杀死花精族全族,害死绛尘,破坏应渊与颜淡的感情等等。萤灯心中是不干的,因为她身份低微时,周遭人欺负她、折磨她,受了诸多苦,这些都加深了她想要晋升仙阶的愿望。对萤灯的故事,有三点思考;
一、萤灯口中的爱,其实裹了层糖衣,更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萤灯接近应渊,其实最大目的想借用应渊作为帝君的仙灵,让自己晋升仙界。人有时会欺骗自己,因为承认自己的私心会显得自己不够高尚,若冠以爱之名,则似乎一切都得到了合理解释,还能同时怪罪于这不回应之人,让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心安理得。清醒认识内心的动机,是需要勇气的。所以,佛教说,觉知即重生。觉知,便是觉知内心的动机,便是一切事世因果的开始。
二、萤灯爱应渊,但应渊不回应她时,便生出了恨。爱之于付出,可能在于一开始的动机,便是未曾执着于回报。爱人,即希望ta过得好,而不是用自己的付出去换取对方身上之物。这最多可称为交换,是生意,而非纯粹的爱。所以,归根,萤灯并不是爱应渊。在这方便表现得十分令人敬佩、惊叹的是余墨和朝澜两人。他们与萤灯对待爱的态度形成了天壤之别。余墨喜欢颜淡,一直陪伴和守护,未曾想要任何回馈,只希望她健康快乐,尽管颜淡爱的是应渊。朝澜,在余墨多次为颜淡的关头,不顾一切,舍身相救,朝澜没有因为余墨喜欢颜淡而不帮,反而倾尽所有。这两个人人物的表现都让人十分敬佩、向往。我想,这爱里没有恨而显得真实、纯粹、干净,有一种大爱之感。
三、关于需求和欲望,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其实我一直都比较困惑,不能很好分清。在这部剧中,萤灯想要晋升仙阶的愿望从某种角度讲,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正如凡人的你我,人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和所求。只是萤灯在此过程了害了人。并且,在这愿望较难实现时,生出了想走捷径(魅惑帝君不成、变想杀了他)等等伤害他人、牺牲他人的念头和行为。应渊也有作为正常生物存在的愿望和需求--情随心动,但天条却要压制这种人性的基本需求,将之视为苦,因此要去欲念。事实上,为了去掉这所谓欲念反到是造成了多少痛苦呢?无端猜想一番,或许,需求和欲望本就同源,只是存在一些方面的不同。需求是人性最基本的东西,若要刻意去除,反而像佛洛依德所说“超我”对“本我”的压抑,会让人更痛苦。但当需求因客观条件得不到满足,或要实现这种愿望就会伤害他人时,是否还要执着于此,并任这欲望牵着自己鼻子走?便值得考虑了。人的一生,或许就是在不断掌控自己的欲念,不被其任由控制的过程之中你那个。从这种角度讲,不管是欲念还是愿望,或许本身都是没有错的,而在于实现过程是否会伤害他人?所谓惠己惠人,利人利己。人有时想要实现自己的利益,便生出了很多自私、利己的行为和念头。然,不管是各宗教还是较有学识境界之人,都会提利他。最近非常火的董宇辉,在视频号里说如果真的有神灵出现,自己最大的愿望是怀着利他之心做利他之事。作为至高灵杰的人类,或许某天在利他之中发现比疯狂利己更让人快活之事,人世间或能生出更多美好。如此,都在一念之间。
颜淡与应渊
《沉香如屑》的两位主角。两人是典型虐恋,互相喜欢,一心为彼此着想,想要在一起,但总是受到很多阻碍。无论是天规禁欲、还是他人阻碍。我觉得两人在天庭错过,甚至心中互有误解其实两人自己也要负责。颜淡一直想要的,不过是应渊的一个答案--是否对自己动过心;而应渊想要的却是颜淡的平安,觉得若承认,会让颜淡受刑罚,因此,更愿意将她送去凡间。但是,这种平安是真的平安吗?这种保护真的让她逃掉了刑罚吗?颜淡在夜忘川走了八百年,双目失明、几近枯槁,内心和身体受尽折磨,并且到凡间也一直相信,认为应渊永远会选择苍生而非自己,伤心落寞,并未真的平安快乐。所以,彼此都是在为彼此着想,但却生出了很多误会,不断误会和错过。中华的传统文化讲究含蓄,默默付出,少言语。相比于西方文化的直接,亚洲文化的含蓄美上有时确实有自己的魅力,看看梁晓声《人世间》中的几个人物也能偷窥一二。只是,剧情里的人可能会在导演安排下百转千回后再重逢,最终美好结局。但身为凡人的我们,可能就不一定如此了。再亲近的两个人,也总有不了解之时。因此,要多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别人了解你,也了解别人,珍惜眼前人,才是最好。
《沉香如屑》并没有多惊艳,只是昨天结束了追剧,便算做个总结。剧里有很多佛教用语,还是值得再次思考其真实含义,并思考世人的所思所为的。
写话时,常感觉用语不能很好的表达心中的确切之义,或因笔力有限,写作水平待提高,便感觉写作也是需要学习讲究的。希有机会,能再深耕。
LZW
2022.8.20.雨.
四川 · 洪雅·穆家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