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
过了好几个没下楼的周末,这个周末,从周五晚上就开始下决心,一定要出门走走。可是照旧,一拖再拖,到了周日下午,天色转暗,我还在家里。
“不能这样啊。”
“这样也没啥不好啊。”
心里两个声音在争辩。
天气预报说有雨,正好,有雨就走不远了,我终于找了个合适的理由,出门了。
等公交的时候已经开始掉点了。偏巧等的公交半天不来。那就这样回家吗?也不是不可以。
当我犹豫的时候,公交车来了。
去了圆明园。这个月买了月票之后,还是第一次来。没几天,月票也要过期了。
进园的时候开始下雨了。我顺道进了离门口最近的鉴碧亭。一屁股坐在廊下,对着满池荷花,喝等公交之前买的热咖啡。这个廊子的好处就是无论坐在哪个方向,都能看到荷花。下雨的时候,荷叶的香气会特别明显。我百无聊赖地想,要不,喝完咖啡就回家吧。今天的出门任务也算完成了。
喝完咖啡,雨小了,小到几乎看不见。回家的理由又弱了一点点,我只好继续往前走。走到一个小湖边,园林工人的小筏子停在岸边。我一蹦一跳地上了小筏子,想靠近荷叶拍照。这个时候,载着游客的游船呼啦啦从旁边经过,电动的游船激起阵阵波浪,晃得小筏子摇摇摆摆,我几乎站不住。雨又大了一些,淋湿了相机,然而,照片还没有拍。有个游客路过这个小湖,对我投来惊讶的目光。我没有理会,努力稳住自己,再拍几张照片。拍完照片,想跳回岸上,却发现小筏子已经漂离了岸边,虽然系着绳子,但也太远了。我只好使出中学跳远考试的本事,用劲一跃,跳回了离岸最近的大石头,再爬上了岸。有点狼狈,却也有点开心。
雨更大了。大一点的湖面一片水气,朦朦胧胧,倒是有了南方的婉约。公园的夜灯亮起来了,昏黄的灯光并不抢眼,配着这样的烟雨的黄昏,倒是和谐。天色渐暗,现在还是农历七月,我打定主意不再往远处溜达,沿着湖走半圈就回家。过了一个座桥,遇见一只惊恐的长尾巴松鼠,在树和桥之间反复选择。爬了一段树,觉得树不足够避雨;上了一段桥,又觉得桥太大了,蹿不过去。并没有人追赶它,可是它却受惊了一般,不肯停下。我继续往前走,看见湖边的长椅上居然坐了人。也不怕椅子是湿的,更对雨无所谓,一个玩手机,另一个也在玩手机,他们前面一米,就是一面湖水和接天莲叶无穷碧。也许,在这样的氛围中,刷手机才更有意思。我仗着自己穿了皮肤衣,并没有打伞。不知不觉,身上已经潮乎乎的。我找了块岸边的柳树下的大石头坐下,从背包里拿出雨伞,收了相机。伞下的世界如同一个蘑菇屋,有莫名的安全感。我呆呆地望着湖面,雨水落在荷叶上,发出哒哒哒哒的声响;但此刻鸣蝉也没闲着,声嘶力竭地叫着,让诗情画意的碧荷雨声多了些聒噪。但这也比人来人往的热闹好。
举着伞往外走的时候,看见一对年纪颇长的夫妻。女的,把一只塑料袋套在头上,很敷衍地挡着雨;男的,微微佝偻着身子,没遮没挡,努力跟上妻子的脚步。两个人边走边聊家常,虽然加快了脚步,但显然并没有被这场雨破坏心情。想起去年去黄山,也是遇到了大雨,爸爸腿脚不好,坐缆车上了山,稍微走走就下山了。妈妈多爬了一段,看天气不好就及早下山,并没有被淋着。只有我和哥哥,被淋得惨兮兮。我一看到爸爸就忍不住哭诉,啊,我被淋湿了。爸爸笑嘻嘻地说,你也看到了我没看到的风景啊。划算的!
雨天总是会带来意外,但意外也有意外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