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难做到自律?
(本文首发于公号:【克哥终身成长】欢迎订阅,让终身成长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你好,我是克哥。
你是不是经常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
比如要每天读书1个小时,但往往坚持不住几天就放弃了。
为什么做到自律这么难呢?
其实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也是一个自控力极差的人。
经过最近三年,我大量地读书和实践,做到了现在执行力还比较强,
也开始用稳定的习惯,来持续进步。
我认为自律很难做到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首先是确定性,
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在当前认知下,权衡利弊后所做出的最好选择。
如果一个人面对好事儿而不去行动,很大概率,就是因为他不确定,如果坚持去做了,就能带给自己想要的结果。
比如对于每天读书1小时,真的有用吗?真的能提升认知吗?持一个怀疑态度。
这样我们的确定性就很低,相对模糊的认知,自然无法带来行动。
也只能靠打鸡血,靠自律去做,但往往都无法长久,因为我们的意志力是极其有限的,
并且它们都只是外在的行为手段。真正根本的是内在的认知、动机和理解还没有到位。
但如果把条件改一下,让你每天5点就起床吃早餐,读书2小时,坚持5年,就给你一千万。
那我想绝大多数人的都会跃跃欲试的,因为足够有「确定性」。
如果理解了这一点,我们除了可以用学习和实践来加深认知上的理解,
你还可以自己给自己画饼,用一个美好的愿景、用自己创造的条件,来指导自己当下的行为。
2、欲望的大小。
自律的本质,其实是用一个更大的欲望,来战胜小的欲望。
比如我每天都会健身30分钟,每周跑步3-4次。
是因为我喜欢运动吗?刚开始一定不是的,只是我想要的目标大于我需要付出的东西。
比如我想要延长有质量的生命时间,我想要每天都精力充沛。让身体变得健康、身材变得更好。
正是因为这个欲望足够大,你自然就不会被当下的垃圾快乐成瘾所绑架。
而后面你做得多了、养成了习惯以后,就自然会从中找到乐趣,
比如体验到内啡肽所带来的跑步者愉悦,又或者是自己会想办法,从看似枯燥的活动中,赋予它意义感。
为什么说自律者自由呢?
因为“自律”的人,才有可能知道他们的人生方向,用他们有限的生命做些什么、留下些什么。这样才能主动地作出取舍。
而缺乏“自律”的人,终身都走在一条被其他人,或其他事情决定了的道路上,由此就会存在一种非常实在的危险,那就是很可能会虚度人生。
事实上,我们要追求的也不是自律,而是习惯,进一步来说,是让它融入到你的生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当习惯成为你生活一部分时,你看起来,就像一个自律的人了。
并且我们也无需在方方面面都做到自律,事实上也做不到。
只需要找到对你而言,最有用的那件事即可。比如读书或者是运动。
这个过程,就是「克己」的过程,也就是战胜本能的过程。
比如你经常赖床,但能做到7点起床,就是自胜。
比如你不善言辞,但愿意练习并能得体发表出自己的见解,就是自胜。
我们如果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就需要通过不断克己的方法来达到,也就是所谓的“自律”。
而在我看来,自律只是起点,习惯是终点,而原点,是生活方式。
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乐在其中,并且做得长久。
自由的本质是自律,它并不是被外在的事物所影响。
而是你能由内而外的,自主踏在自己的生命节奏之上,不疾不徐、朝向你想要的目标前进。
最后,希望这样的分享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对文章内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刚好我最近在筹备一个免费的直播教学,
主题是关于,如何用读书实现蜕变,活出另外一种人生,并且不用靠自律,如果感兴趣的话,你可以扫码报名。

END
今天是持续日更写作的130/150天
文章如果对你有启发,一定要点个「在看」
扫码加克哥微信,围观朋友圈,加入读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