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药物致胖?克服药物副作用,应该做到这3点

服用抗精神药物之后感觉自己变胖了,是药物的副作用吗?
确实有可能是药物副作用引起的~
二代抗精神药物因为锥体外系反应较少,逐渐成为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一线药物。如奥氮平、利培酮、齐拉西酮等,都是精神科医生常开的处方药。
尽管躯体副作用相对较少,二代抗精神药物也不是毫无缺陷。临床研究就发现,它对人体的代谢就存在一定影响。
数据指出,长期服用二代抗精神药物后,约有60%的患者出现体重增加的情况。
而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群体之中。

为什么抗精神药物会引起肥胖?
主要是因为,抗精神药物是通过调节多巴胺、血清素等脑内神经递质,使患者情绪维持在稳定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药物可能会影响到人体的食欲调节中枢,让患者出现“三多一少”的情况,进而导致代谢综合症,患者体重增加。
“三多”指在药物作用下,患者的食欲增加,会多吃、多饮、多睡;
“一少”指药物具有镇静作用,患者的活动耗能少。
吃得多,动得少,人自然就胖了~
既然药物有副作用,我是不是该选择停药?
当然不是!
虽然不良反应削弱了抗精神药物的正向获益,让患者萌生药物导致躯体不适、生活不便的想法,但我们必须明确:
大多数情况下,抗精神药物的正向作用是远超负向作用的。
所以,坚持服药才是正道。

如果出现严重的药物副作用,应该第一时间联系主治医生,将自己的情况如实告知,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减少药量,或更换不同谱系的药物。
切忌擅自停药、减药。这有可能让原本稳定的病情复发或加重,这将极大地增加后续临床治愈的难度。
应该怎么应对药源性肥胖?
第一,加强体育运动。药物导致肥胖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患者的活动减少,仅靠基础代谢无法消耗足够能量。
所以我们应该保持适当运动,每周坚持3次,每次45-60分钟,活动形式可以是跑步、游泳、骑车等。
这不仅有利于减轻重量、调节血脂,还可以帮助改善情绪。

第二,改善饮食结构。药物会让患者的食欲暴涨,无节制地进食,体重自然就蹭蹭蹭上涨。
建议少量多餐,既满足吃的欲望,又不过分摄入热量。另外,尽量少吃多糖多油的食物,这是让体脂紊乱的源头,可以多吃鸡胸肉、菠菜、豆制品等低热、低脂、低胆固醇的食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严密监测身体指标。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定期对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进行检查,如果有异常的趋势,记得及时找医生~
药物副作用难以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控制饮食量、增强运动量,达到自然减重的效果。
所以面对暂时性的肥胖,大家不要沮丧,更不应放弃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