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
原文:久嗽,最亦灸膏肓穴,其次则宜灸肺俞等穴,各随证治之。若暴嗽,则不必灸也。有男子忽气出不绝声,病数日矣。以手按其膻中穴而应,微以冷针频频刺之而愈。初不之灸,何其神也。
理解:咳嗽日久,最应该艾灸膏肓穴,次点的则艾灸肺俞等穴,根据辩证对症治疗。如果是突发的咳嗽,不必用艾灸。有个男的突发咳嗽声不断,这样已经几天了。我用手按其膻中穴,有反应,然后用冷针多刺其膻中穴,治愈了他的咳嗽。咳嗽初得,不必艾灸,效果也一样神奇!
咳嗽,在古代分为咳和嗽,现在多不分。为什么不分呢?因为分开对于我们临床治疗没有明显的意义,不过现在还有部分人固守,个人意见如果现在中医还在纠结这个,就如同孔乙己卖弄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
前面说的是久咳,如果突发的咳嗽呢?怎么治疗?作者用了一个病案来说明其治疗的思路。首先要探穴,发现异常的穴位,然后通过针刺或者艾灸等治疗方法来刺激这些异常的穴位点。作者说效果也很好。其实这一般都是在我们对疾病认识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手段如望闻问切来收集资料,然后提出诊断(假设),通过治疗来验证我们的诊断正确与否。如果我们经验丰富,可能就直接上手治疗了。诊断患者所处的状态是哪一种呢?除了常规的望闻问切,别忘了“探穴”。关于如何探穴,前面的文章中我们都讲过。这里就不多说了。
前面说的是久咳,如果突发的咳嗽呢?怎么治疗?作者用了一个病案来说明其治疗的思路。首先要 探穴,发现异常的穴位,然后通过针刺或者艾灸等治疗方法来刺激这些异常的穴位点。作者说效果也很好。其实这一般都是在我们对疾病认识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手段如望闻问切来收集资料,然后提出诊断(假设),通过治疗来验证我们的诊断正确与否。如果我们经验丰富,可能就直接上手治疗了。
膻中穴的位置: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男子),属任脉,心包经募穴,八会穴之气会,可针刺,可灸。功用:宽胸理气。主治:咳喘,胸闷,心慌,胸痛等。我个人常用膻中穴治疗胸闷不舒。作者说这个穴位治疗突发的咳喘,效果很好,大家遇到相似的状况的可以验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