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为何在亲密关系中,人们会口是心非
爱情里的口是心非,是隐瞒,却不是欺骗。
——青玖情感
爱你在心口难开

我一直觉得,敢于直白的表达爱意,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巧。善于语言沟通,将会节省不少增进感情的成本。
虽然表达爱的方式很多,但日久见人心的默默奉献,并非都能被准确感知到,进而达成美好的结果。在恋爱这件事上,还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可也总有一些人,在爱情里表现得“死鸭子嘴硬”。记得学生时代,那些追在女孩身后,扯女孩辫子的男孩子。其实,大多都是喜欢那个女孩的。
但如果有人问他,“你是不是喜欢XX啊。”通常会换来一句,“别瞎说啊,谁会喜欢她啊。”
看吧,这个世界上就是有这么多的爱你在心口难开。那些“难开”的爱意并非是因为受到了现实的诸多阻挠。大多数情况下,不说出口,都是因为自己给自己设了限。
犹豫纠结,思来想后,最终还是把爱意一口吞下。说了有可能被拒绝,不说就永远不会被拒绝了。这成了很多人暗恋多年的根本原因。
爱情里的口是心非,是一场自导自演的独角戏。原本并不复杂的爱情,在自己内心的加工下,变得辗转反侧。于是多少的真心话,都压在了心底。
这不是欺骗,但一定是绝对的隐瞒。
心理学中的口是心非

不是每个人都会在爱情里表现得口是心非,也不是所有人都擅长隐瞒。心理学上对口是心非有着它独有的解读。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心理学名词叫“反向形成”,意思是:把自己无意识之中不能被接受或满足的欲望和冲动转化为意识中的相反行为。
弗洛伊德说,越是被禁忌的东西就是越是可能被需要的。当我们有意压制某些东西的时候,有可能就是反向形成。心理学家说,一切过分的情感都可能是反向形成的表现。当我们有意地去强调什么时,就恰好证明人性中可能有相反的东西存在。如果一个人表达的内容超过了正常的幅度和尺寸的话,很有可能是在掩饰跟他所表达的相反的内容。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口是心非。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可能会出于保护自己的心理,而刻意的演示自己对一个人需要和感情。部分人会认为过度的暴露自己的感情,就是暴露自己的弱点,会给自己带来不安全。所以为了保护自己不会受到伤害,他们就会选择口是心非的隐瞒。
除此之外,当我们无法面对自己的内心时,也会通过口是心非的行为,企图自我隐瞒。比如男女分手时,一方明确的知道对方不会回头。但还是会不断地跟身边劝诫自己的朋友说,不,Ta一定会回来的,Ta还爱着我。这种坚持,并非看不清真相。事实上,心底早已明了,只不过不愿意承认而已。因为承认就意味着要面临伤痛,因而做出了可以回避的行为。
口是心非与欺骗

亲密关系中的口是心非与欺骗有着本质的区别。欺骗的目的在于欺骗别人,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其背后是没有身深厚的情感作支撑的。而口是心非更多的是欺骗自己,隐瞒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要判断一个人是口是心非,还是欺骗,可从心理机制和具体的行为表现上进行判断。
口是心非更多的是一种逞强心理。在亲密关系中,尤其是在面对自己的伴侣时,我们总希望自己是最棒的、最优秀的,展现给对方的也是最好的一面。此时如果遇到超出我们能力的事情,我们就会表现得口是心非。有时甚至会嘴上满口答应,背后苦恼解决之道。
口是心非有时是为了欲擒故纵。在亲密关系中,有时选择口是心非,并非是回避一段感情。相反的,会口是心非,反而是因为过于的在乎。有时情侣相处时,吃醋的一方会故意装的毫不在意,这就是一种口是心非,也是一种在乎的表现。
口是心非会极容易被察觉。如果是欺骗是一种早有预谋的行为。那么口是心非就是一种完全处于自我保护的下意识的举动。所以,很多口是心非的人的行为会表现得明显而幼稚。所以如果一个人在表达时会不自觉的回避目光、抚摸后脑和脖颈、结巴,甚至反复的重复、解释,那么口是心非的可能性很大。

给自己一个勇敢的理由,不要让口是心非,放跑了你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