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
有些书过早读可能读不懂,不深刻;有些书,会觉得要是早点读到就好了。这本书在此时出现刚刚好。凭我现在的年龄和阅历,阅读很受益,很有启发。
“如何衡量自我价值?其实很简单:每天都反思一下自己,看看在知识上有没有增加?文化视野的宽度有没有扩大?情感的含量有没有更加丰富?行动性有没有增强?”
“是否喜欢一份工作,你要明白一个关键问题:做这件事情,这辈子会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工作不仅仅是一份工作那么简单,生命须臾,跟什么样的人一起度过这些岁月,这是最有价值的。”- I couldn’t agree more about it!
“一个人在社会大环境里,应该有怎样的站位,有什么样的价值?现在年轻人表达、关注的,不是衣食住行等表层的物质问题,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生存,而是对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应该干什么的深度思考。”
“处在生活、艺术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应该有正常的工作节奏,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去丰富自我”
“你要动脑筋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难题的方法。
如果年轻人有这样的状态,老板也会很高兴,你也在改变老板,于是双方都获得了成长,生命的宽度也就此展开。这是一个好态度。
爱思考好在哪里,怎么才能做到好,年轻人一定要培养自己的思想与远见。
年轻人最不好、最不能要的就是只抱怨但提不出建设性、成长性的方案。抱怨和批评只能让彼此负重前行,无益于彼此。真正的破局还是要靠建设性建议。”
“要抱着赤子之心去生活,而不是去搞一些虚荣、浮华、虚假的东西,那些东西是虚幻的,跟世界真正的本质不相合。”
“幸福是人的力量、坚持和追求。
我不喜欢投机取巧的人。
市场是变化不定的,很多人挖空心思不想付出,坐享其成。
在劳动里,我培养出了一个观念:生活一定要跟劳动并存,只有能问心无愧地说“现在的生活就是我劳动所得”,才会感到踏实。”
“谁能说每个人应该一步到位确定自己该做的事?最适合的、最能发挥一个人创造性的事情,应该是他的天赋在不断尝试新事物的过程中被发掘、深化,最终,他在一系列的事情中找到了自己的主业”
“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移动到自己最恰当的位置上,因为缺乏面向这个广阔世界的接触和尝试。
一个人在尝试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百分之百的真诚、百分之百的韧性,而不能浅尝辄止。”
“一切交给时间来回答,或许这样我们才能在今天这个时代活出质量。”
“所以人生的任务是知行合一,致良知,挖掘出善念,然后去实践。没有实践就等于无。所以,“好”有实践性要求。在实践里,我们可以掌握一个好人和坏人的分界线。”
“我们经历了那么多种生活,经历了那么多辛酸苦辣,经历了那么多的选择、放弃和坚持,应该对自己有基本的思考、判断,然后放弃原来80%的渴望,在最后的20%集中发力,去简单而坚定地生活。一个人活到一定程度,才会知道世界上那么多东西跟自己无关。”
Don’t be presumptuous!
“要像孩子一样天真,面向时代学习。 ”
“怎么达到认识真实世界,打开自己视界的目的?生活需要“品”,不是到处找自己喜欢的东西。西方葡萄酒文化中人们重视“品”,不是喜爱这个味道,而是通过“品”体味不同的味道。哪怕这味道我不喜欢,但仍值得仔细地品它。生命就是一个“品”的过程,在“品”中我们才能不断地成长,建立起自己跟这个世界真实的关系,而不是那么狭窄的偏好”
“世界这么大,我们不能以自我认知的定式去判断、衡量别人活得好不好、对不对,生活并不只有一种标准。”
“每个人身上都肩负着一个大的命题——寻找个人自由。何为自由?自由就是能自己做主。封建社会里人都是看别人脸色,别人说好才算好。”
“一个人有过逆流而上的人生,才算真正体验过生活。这种生活尽管艰苦,但可以打开生命的维度。”
“真正的生命是流动的,像水一样,它有无限丰富的精神,是一种体验过程。”
读到这里,我领悟到的一点是:生活中,我们很容易被杂事束缚,不去计较,就释放了自己,获得了自由!思想,精神的自由!
“女性是那么了不起,不要把自己局限于精致的衣服、美食、小圈子交往、小情小感……”
“我们要学会付出,帮助别人。人除了获得自己劳动所得的成果,还必须拿出一部分来帮助其他人,这个世界不是一个纯粹的利益体。”
“一个人一辈子需要出生两次,第一次出生是生理上的出生,第二次出生是精神上的觉醒,知道自己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每个人都面临第二次创造自己的人生任务”
“有天赋,人会对这件事物生发出一种喜欢。一个人真正喜欢一样东西,不会觉得苦,他能从中体会到一种精神上的欢愉。一个有天赋的作家,他写作前有时候想好了要写什么,有时候根本没想好。好的作家是不用天天苦思冥想的,他拿出一张白纸,不管想什么随便写出来,句子带句子,词带词,文字慢慢地就像溪水一样流淌出来了。可能他自己都没想到能写这么长,慢慢地一部作品就完成了。”
“写作是一个高度艺术化的工作。它是一种语言艺术,它与视觉艺术、雕塑造型艺术等是并列的。
写作其实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只是个简单的动作。”
“人有时候要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做一些有益的调整,人需要奋斗,不要想着让人生的一切都符合自己的舒展度。其实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无非是协调两个关系:一个是和自然的关系,另一个是和他人的关系。
尽量简化与他人的关系,给自己腾出一个自由空间来,这样你可以放弃的东西就非常多了。”
“爱上一个人就是爱上一种生活。一个人最可悲的就是一辈子没有生活过,一辈子都在追逐生活的条件,要挣钱、要大房子,虽然最终得到了,一辈子的时间也过去了。真正的恋爱是两个人共同打开生活,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非常喜欢的生活。”
“但生活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去创造的,为了创造美好的生活,你的一切资源都要有非常好的配置。爱情是两个人一起去建设一种生活,两个人都是生活的建设者。
属于你们两个人的东西在哪里,你们俩能创造出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是别人替代不了的。”
“相爱有一个基本规律——互相说真话。”
“一份爱情里两个不同的生命,能看到对方,体会彼此的成长性、价值点,这种所谓的“相杀”,是一种对生命特别的珍惜。即便有时候社会可能不肯定他,但是你能肯定他,在一个最基本的判断上,你对他有强烈的支持,又能给他一种特别强烈的督促或者是批评,这样对人的推动性特别大。
两个人在一起,是互相增加能量、互相增值的,而不是跟社会比功利。两个人合力能长出一种新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互相之间的那种温暖、信任,已经在精神上合成一个共同体。”
“自由的生活有个特点,就是把自己变成社会的一部分,不完全属于自己。我们在这个社会上一生的使命就是给社会探索一点儿新东西。越是这样的人,他的情感就越不容易被那些外在的标准衡量。”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青年要发展,无非就是三大步,没有特别的条件,不可能很快就认识到这三大步。第一,认识世界,一定要多游历,多打开生活;第二,认识自我,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能做什么,上限能做到什么,下限能做到什么,找到自己生活的定位;第三,认识生命,这个世界由万事万物共同组成,不只是自己存在,也要认识到世界生命的一体性。”
“我们要培养自己抓住最有价值的那一瞬的能力。如果你自己是荒芜的,去抓住那一瞬时只能抓住一地鸡毛。这种能力基于你的人文成长,内心深处存有一种渴望、一种追求。然后当那一瞬到来的时候,你才能真正认识它,你才能理解它的价值。
葡萄牙诗人佩索阿的诗歌《我的目光清澈》,里面谈到了一个本质性的东西,他说:“爱就是永恒的纯真,而唯一的纯真,就是不思考……”
爱,不思考。我们想得太多就失去生活,抓住那一瞬,我们才有永恒。”
Excerpt from
《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