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年|非正式颁奖词
时间倏忽就一年。经营古着小店始终在提前筹备下一季选品,导致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
回头看这一年,我的运气还是挺好的:一是读者出乎我意料的长情,没有这份长情,小店无法起步;二是大学时代的室友Rena加入了小店,没有Rena,小店无法成长为现在大家看到的样子。
煽情的话不讲啦,坦白心路历程会感到不好意思。今天忽然更新,主要是给小店的一周年增加点仪式感:给诸位奉上一份不严肃、不客观、不全面的年度盘点。
这篇推文是我写得最轻松的一篇,因为不需要查找资料,所有素材都已在脑袋中静候多时,同时这也是我最费心血的一篇吧,毕竟它是这一整年的(部分)结语。
希望大家看得开心的同时,也能调动记忆。
「年度之裙」
没有 Miuccia Prada 女士的那种“亿万之裙”无妨,总归可以选出一条年度之裙自娱自乐一下~不知道大家会选什么,我自己是把这个奖颁给了这一年最不日常的一条裙子:来自英国中古品牌Laura Ashley的80年代午夜蓝丝绒裙。

Laura Ashley是中古圈的明星,最signature的是回荡着维多利亚时期风格的花朵裙,其实我们挑选vintage Laura Ashley花朵裙的口味相对“非主流”,比起那些特别复古的款式,我们更偏爱那些来自品牌晚期、版型更简约、更日常好驾驭的花裙。可是,当我们把眼光望向Laura Ashley的丝绒裙时,却不能不被它们制造出来的复古梦境所打动。正如这条“午夜之裙”,它属于茨威格小说里发着爱情高烧的女子,这个文学想象来自带走它的客人,这里忍不住再分享一遍她的留言:
“一定要说的话,这是一条适合被穿着奔走在茨威格故事里的裙子。我们在暗色的墨水蓝中陷落,就好像Mrs C从一池静水般的人生中第一次望见那张脸时,只觉得他宛如火焰之中的火焰。”
当时是在回家的地铁上读到这段文字,立即就去微信读书上找Mrs C的故事,也就是茨威格的《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口气读完了,也就理解了她所说的。上一次读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整整十年前的事,十年后再次与茨威格笔下疯狂自毁的女主角相遇,竟然会是因为这样一条裙。我想我以后不仅会想念这件Laura Ashley,也会想念这条浪漫的留言。


说回这条裙子本身吧,它的面料保持了Laura Ashley一贯的水准,够扎实,是棉质的密实的丝绒,类似灯芯绒,肉眼看并不是那种很闪耀的,但是富有深沉的光泽感,越到夜晚,墨水蓝的韵味越加深邃,令人“陷落”。当时在朋友圈剧透它,有人说它背后的蝴蝶结好漂亮,也有人说更喜欢它和白衬衫搭配在一起的样子。也是应该致谢这件vintage Jaeger白衬衫,它拯救了不习惯穿抹胸裙的我,也赠予了这件Laura Ashley另一种表达。
「年度之包」
这题可太难选了。我感觉这一年的每个中古包得到的反响算是比较均匀的,每一只vintage bag都有深深被它吸引的人,无论有没有品牌。
我们选出的这只包,既不是在社交媒体上获赞最多的,也不是令最多人感到遗憾错过的。但很有意思的是,我问Rena这年印象最深刻的包包是哪一个,她说最先想到的就是vintage Bally 「彩绘玻璃窗」,这就巧了,因为我自己提出此问的时候,未经思考想到的第一个答案也是它。



可能是因为在一众或黑或棕、纯色的、classic的中古包里,这只Bally长得与众不同,所以能成为记忆中的焦点。
也可能是因为,我和Rena都暗自迷恋吉普赛风格(算“暗自”吗),但是小店的整体风格还是偏日常的,吉普赛的、波西米亚的单品并不多,而这只Bally投射了我们对自己另一面的想象。

这只vintage Bally,是教堂彩绘玻璃窗,是吉普赛女郎落下的行囊,被好运气的我们捡到,幻想之中打开包包会发现一颗包着旧糖纸的糖果,一本看不懂语言的歌谣集,一把断了几根齿的小梳子。
「年度之色」
这题就简单得多。想必熟悉我们的小伙伴都会料得到,当然是绿色啦。
虽说绿色这两年很火,但我一直觉得每年的流行色这件事很莫名……所以我们这个「年度之色」本质上也是个伪命题,不出意外,明年后年我们仍然爱绿色。并没有细想过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喜欢绿色,好像每次遇到绿色的vintage,就会直觉认定:这颜色是加分项。
虽然没有分析过自己为什么偏爱绿色,但我知道这种偏爱是被不断暗示出来的结果。这是受到春天疫情期间读的《色彩列传》的启发,作者最基本的一个逻辑起点是:人看待某种色彩的眼光是有强烈的文化属性的。虽然这套书的视野只在欧洲社会,但如果对色彩领域有好奇心的话,这套书还是蛮开眼界的,这里顺便推荐给大家~
《色彩列传·绿色》里讲到,在欧洲,绿色在漫长的时间里一度是遭人唾弃的颜色,它象征邪恶、混乱、不幸,至今,戏剧演员之中都存在着穿绿色的禁忌,认为绿色会带来不幸。但绿色也随时代衍生出正面的象征意义,比如代表着希望,中世纪待嫁的少女就常穿一身绿色的长裙。说到这里,似乎也就理解了《赎罪》为什么会安排Keira Knightley在那天晚上穿一袭绿裙。
所以绿色其实是个迷人的矛盾体。和红黄蓝比起来,绿色位于一种次要的位置,也是不那么直白的、笃定的颜色——写着写着好像就找到了点偏爱绿色的原因:)
回看这年我们经手过的绿色系vintage,每种绿在调子上都有微妙的不同:春天的苹果绿毛衣,夏天的青提绿亚麻衬衫,秋冬的豆沙绿西装,四季的松石绿包包,Margaret Howell的湖水绿,agnes b.的森林绿,Y's的橄榄绿,Burberry的铃兰绿……爱绿色的另一个原因则更显而易见:自然界中有太多这样那样的绿色,所以一方面绿色看起来总是很安静,有类似熨斗的心理作用,另一方面它也成为一种鲜活的颜色,可以引发清新舒畅的联想。也许可以说,绿色是我们的保护色。



绿色的位置难以动摇,然而另有一件色彩特殊的vintage在记忆中挥之不去——我还是忍不住要提到vintage Balmain的侯麦蓝羊皮皮衣。蓝色是野兽派擅长表现的一种色彩,喜欢马蒂斯的侯麦也在他的电影画布里安排了各种瞩目的、浓烈的蓝色。《女友的男友》的蓝是巴黎新城小年轻之间的游戏,《午后之爱》的蓝是雌雄同体的诱惑,《沙滩上的宝莲》的蓝是少女的天真无邪……侯麦的蓝,总有撩拨人心的作用。这件羊皮皮衣更接近《克莱尔的膝盖》的湖水蓝,适合像电影里那样把镜头拉远,远远望去,那一抹蓝令人一眼记住。

「年度私藏爱牌」
最后一道难题。虽然只有一年时间,但我们涉及到的有名的、没名的品牌不算少。我其实是想选出一些其他古着店比较少关注的、同时也较常出现在我们小店的经典品牌,但即便如此,能选出的品牌也有好几个,比如仙气萦绕的Alberta Ferretti、质朴耐看的Margaret Howell等等……
最终思来想去选了两个让我和Rena感慨最多的——agnes b. & Donna Karan。在大众眼中,这两位都属于“时代的眼泪”,但我们认为这两个品牌的vintage是不该被遗忘的宝藏。
关于agnes b.,我之前专门写过一篇文章简要介绍过历史,这里就不多说了。一句话总结,vintage agnes b.就是法国新浪潮影片里那些日常的、不用力的法式风格。我记得自己在为那篇文章搜资料的时候留意到,70年代的某一期Elle杂志上,对agnes b.和Margaret Howell的专访出现在同一个专题里,彼时这两个初露锋芒的年轻品牌,一个来自法国,一个来自英国,都不约而同浸透着一身知识分子穿工人装的气息。
vintage agnes b.的针织短袖、衬衫裙这些具有小知识分子气质的单品都曾出现在我们小店,而我们曾售出过的最具标志性的agnes b.大概要属背心裙,在网上能搜到的agnes b.古早图片里,我最恋恋的就是他们的背心裙、背带裙、背带裤,agnes本人就是这类单品的最佳代言人,背带裤搭配圆领上衣,就是她觉得最舒服最平衡的状态。


上面这两张图来自90年代的agnes b.,同一件背带裤,分别搭配了白衬衫和圆领T恤,我还是喜欢白衬衫多一点,更立体。Rena在搭配店里的agnes b.背心裙时也用了白衬衫,她的小tips是记得把衬衫袖口挽一挽~


agnes b.是骑着车的巴黎女孩,是很轻盈的品牌,而Donna Karan则是时刻扮演精英角色的纽约女郎。时至今日,很多人都忘了Donna Karan在90年代的美国时装界是与Ralph Lauren、Calvin Klein并驾齐驱的。



和agnes b.一样,Donna Karan也喜欢强调“简单”(虽然我觉得和agnes b.比起来,DK并不能算简单),80年代她凭借“简单7件”(Seven Easy Pieces)的概念打响自己的名声,即用7件基本款建立起一位职场女性的胶囊衣橱。至于到底是哪7件呢,每一次被问到,Donna Karan本人的回答都有细微出入,但大体包括:连体衣、裹身半裙、西装、羊绒毛衣、小黑裙、皮衣、白衬衫。这里面最核心的、也最能代表DK的是连体衣(bodysuit),设计师本人18岁开始练瑜伽,她觉得连体衣是十分舒适实用的单品,几乎在任何场景都可以适用。在模仿男装的power suit横行的80年代初,DK想要传递的是女性化的职场女性look。
连体衣是一个原点,一个系统由此展开,90年代的DK秀场,模特们打扮成即将下班去小酌一杯的样子,这是DK津津乐道的叙事:让穿着者自如地在office和date night之间切换。所以尽管他们比较执着黑白灰,但在设计剪裁上并不让人感到乏味。去年售出的一件vintage DKNY就让我对此有所体会,一件看上去简简单单的大衣,却为都市丽人设计了三种穿法,从早晨手捧咖啡迎着寒风通勤到年末参加派对都可以从容应对。

至于这年最难忘的vintage Donna Karan,可能密切关注我们的人也会猜得到,就是90年代的mesh dress啦,也是当年的sample非卖品。这件裙子的巧思主要在于网纱元素,有了这层纱,裙子就有了轻盈感和呼吸感,更重要的是变得不再平铺直叙,而是有虚有实,而网纱又是自由落尾的,不规整的,意味着人的动作也构成了这条裙子的设计,所以这也是一条注定生动的裙子。后来我心血来潮去考据,查到1998年DK春夏秀场,正是以mesh元素为重头戏的,后来我又有缘淘到这场秀的同款上衣,日后好好拍了照再来分享~



写到这里,注定还有太多美好的vintage没法一一提到(好在我给店铺的每一件vintage都写过小作文),我想就留给评论区,留给大家吧。无论你是否在我们小店购买过vintage,都欢迎你在评论区来聊聊:这一年你在我们这家古着小店里看到过的印象最深的一件或几件vintage~(欢迎移步公众号参与有奖互动,有机会获得vintage Giorgio Armani腰带/一张使用期限为一年的店铺8折券)。
最后想说,虽然这一年仍然没怎么更新文章,但是经营古着店给我提供了亲手摸到更多vintage的机会,相信这方面经年累月的积累可以在日后让我写得更扎实一些吧(下一篇已经开头了!)。此外,我也在小店的小红书、微博(都叫“Bernina Vintage”)坚持更新“记录100个古着品牌”栏目,每期一篇千字小作文,感兴趣的小伙伴也欢迎follow~
公众号:Bernina Vintage
古着小店微信号:berninalovesvintage
© 本文版权归 BerninaVintag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