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过眼
查看话题 >上新 | 书市延期了,但卖书不能停
收到第二届“书韵海门”书市的邀约,我的内心是挺受鼓舞的。这对书店是一种肯定,书店也需要这样的平台,去触达更多的顾客,以及,卖更多的书。
书市原定26日晚启动,连续举办3天。26日下午,几箱书已在店内打包完毕,整装待发。我盘算着,趁着8月底冲一波业绩,回笼些资金,备战中秋国庆档。
嗯,想得挺美的,奈何疫情不答应。
距离书市启动还有四五个小时,来了紧急通知:书市延期举办,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好吧,如意算盘落空,把书重新拆箱上架,一通折腾。
好在书店仍然正常营业,就当是好事多磨吧。最近又新到了不少品种,与大家共赏。

进入人类视野的草木,会生出意义,成为“文化符号”。马俊江博士给我们讲述草木在人世的经历和故事,故事里是我们祖先曾有的生活。那种生活和草木有关,也和一种美好的生命方式有关。提及“草”,也绕不开“虫”。法布尔的《昆虫记》,不仅仅是一本儿童科普读物,作者讲述法布尔研究这些昆虫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和法布尔进行精神的对话,思考生命的更高原则。

“作家不属于哪个阶级,而属于人类。”萧红的文字,就和她的人生一样,有着天才般的诗意,和孩童般的天真。本书收录了萧红62篇经典散文,内容涵盖童年记忆、早年流浪、黄金时代和逃难生涯四个时期,是了解真实的萧红,以及那个波澜壮阔时代的极佳读本。

人情必有所寄,然后能乐。小小的一枝花,素雅的一个瓶,演绎了生活的全部美学。《瓶史》、《瓶花谱》被誉为中国插花典籍双璧,《瓶花三说》为开风气之作,三部著作正是中国式文人花之正宗源流。借由此书,从古人极致的日常情趣中找寻今人的生活之道,以花寄情,感受四时之美。

今天的中国人,多少都能背上几首苏轼的诗词,讲上几段他的逸闻趣事,东坡这个名字和李白、杜甫一起,成为我们这个民族永恒的文化符号与记忆。这一版的《东坡集,》收录苏轼创作的337阕词、164首诗以及32篇文章,给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苏轼人生及其思考的窗口。

主编吴琦在前言里说,在大的时代奔腾里,小地方给我们安慰。所以,“自然是对扭曲世道的更正”。第30辑《单读》,以“自然”为主题,召唤大家去公园和野外,这趟亲近自然之旅,将唤醒我们几近沉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读库的库房从北京搬到南通,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了。南通有读库,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还记得上个月的那场“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大概也只有老六才能攒出这么个局吧。本来,读库也会出现在上个周末的“濠滨夏夜书市”,但由于同样的原因,南通的书市也延期了。希望书市尽快恢复,也欢迎大家来草木书店翻阅读库的好书。

一本充满细节与思考的人类学著作,没有粘稠的术语和雕琢的论证,非常好读,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智识上的好奇心,以及对于学术别样的热忱。如其在修订版序言中所说,整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双重对话:我和“浙江村人”的对话,和以此为基础的我和读者的对话。

约翰·巴特勒·叶芝是著名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的父亲,他是一位爱尔兰艺术家。约翰·巴特勒·叶芝的书信集在他在世时就曾两次出版。第一次由诗人埃兹拉·庞德编辑并作序,出版后立刻引起轰动,T.S.艾略特撰文盛赞“他的书写体现了尊严、从容、含蓄……散发着言者的优雅和谦恭,以及深处的孤独”。

“蜂鸟文丛”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一套“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家小藏本”系列图书。以“蜂鸟”命名,意在说明“文丛”中每本书犹如美丽的蜂鸟,身形虽小,羽翼却鲜艳夺目;篇幅虽短,文学价值却不逊鸿篇巨制。在时间乃至个人阅读体验“碎片化”之今日,这一只只迎面而来的“小鸟”,定能给读者带来一缕清风,一丝甘甜。

人民文学出版社“有价值悦读”丛书开本不大,篇幅不长,体式设计也精巧,在编辑思路上既注重选本的内容价值,又注重读者的“悦读”体验。目前已出版的品种,作者皆为新时期以来活跃的、有影响的中短篇小说作家。

开本小巧,定价亲民,内容经典。“周读书系”的作者均为政治、哲学、文学、文化等领域代表性人物。《李鸿章传》作者梁启超,“全仿西人传记之体,载述李鸿章一生行事,而加以论断”。《唐诗入门》作者闻一多,此书即是其名著《唐诗杂论》,内容涉及唐代诗歌的多个方面,是一部诗意盎然、文采飞扬的文论作品。《朱元璋传》作者系明史大家吴晗,此书为其明史研究代表作。
P.S 以上图书均有折扣,售6-8折不等。草木书店的每一本书都可随意翻阅,欢迎大家常来书店坐坐。(本文首发于公众号:草木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