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
姥姥奶奶都爱吃饺子——她们自己亲手包的饺子。三天不包,便觉人生无趣。经过几十年的耳濡目染,我也变得深谙此道,洗菜,切馅,和面,调馅,兴致来时亦能一气呵成。无论肉素,皆有得意者,不吃成齐颈公不罢休。 作文意在笔先,包饺子也不例外。备好馅料,饺子已成功了一半。我家的肉馅从来是菜多肉少,用姥姥的话说就是“老道都不吃的馅儿”(苦笑)。一般嵌时令蔬菜,韭菜、茴香、白菜是经典,偶尔也嵌茄子、豆角、蒜苔、萝卜。如若异想天开,还可以用蘑菇、青椒、香菜甚至蒲公英代替,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拌馅儿最忌出汤。汤水一出,滋味便淡了。而且增加包饺子的难度,煮时也容易破。我听说拌肉馅儿的诀窍是先加料水,料水提前用花椒大料茴香籽泡就。边加边朝一个方向搅拌。水吃到肉里,就被锁住了。此时再加油盐、葱姜末拌匀,再加入切好的菜,菜和盐不直接接触,不易杀出水分。保留了大量水分的饺子,总是鲜香适口。 奶奶爱吃素馅。尤其爱韭菜。韭菜不吃油,本身就很香。她的小院里每年种一畦绿油油的韭菜,“夜雨剪春韭”是唾手可得的诗情。秋天还可以腌韭菜花。 韭菜鸡蛋碎加小虾米,新手也不会失手,放生鸡蛋则另当别论。最初无法炒鸡蛋才放生的,须在韭菜放好油盐拌匀后打入,取馅料时粘上些许。粘完再打,如此就不会出汤,熟了也暄软。老韭菜尤其适合。 韭菜香浓,但难消化,胃不好的吃了“烧心”,有人说加入姜可以化解。我的办法则是在韭菜中掺入大量其他菜,适合如白菜、南瓜、茄子、西葫芦,色香味俱佳。 素馅不出汤的方法和肉馅类似。蔬菜菜洗好晾干或甩干,用厨房纸吸去多余水分。切碎,加入香油和植物油拌匀,让油充分包裹在蔬菜表面,再加盐即可。我试过韭菜、茴香,也试过白菜心,无一例外地成功。鸡蛋虾皮馅儿的甚至可以不加盐,因为虾皮是咸的。 根据个人所好,除了鸡蛋,素馅饺子亦可加入花生碎、芝麻、豆腐丝、粉丝、木耳、切碎的油条等等,一张面皮包万物,饺子永远有创新的空间。只要想得到,没有包不了。 我的最爱是干菜。深秋晾干的白菜,萝卜缨,或者春天晾的马齿菜,嵌黄豆碎、猪油渣,冬天取来吃,滋味独特,悠远绵长。不过干菜事先要充分浸泡并煮软,需要耐心。否则影响口感。
人老了,最不缺的,就是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