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入尘烟的那些人|看见苦难
上周看了《隐入尘烟》,骑车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想到了《活着》、也想到了刚看过的纪录片《蒙古草原天气晴》。
原来俗语里说的“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是真的。光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故事的一角,就已是深深的无力感。
如果有上帝,我真的很想问,在那样的命运面前,到底怎么样才能答好人生那张卷;
或者说在那样的命运里,他们究竟还能怎样?

天下苦命的人命竟一样苦
电影《隐入尘烟》里一个是父母哥哥早逝,守着一头驴的单身穷光棍,一个是瘸腿小便失禁被哥哥嫂子赶到草棚里住的女人。
两个人被介绍着结了婚,一起搬进了没人住的破烂土房子里。
经历了被村民取笑、被拖去献血、因村里拆房而无家可归、动手和泥砖却赶上暴雨…
在两人逐渐成为彼此依靠敞开心扉时,女人却在去给男人送饭的路上掉到河里溺亡了。

《蒙古草原天气晴》里也是同样。
草原的一户人家,父亲外出杳无音讯,家里只剩母亲、小女儿和一对老父母。某天发现家里丢了一半的马,那是重要的资产啊。
母亲出门多次寻马却未果;在某次路上被马摔下来并踏了几脚,回来后身体不适送往医院后去世。
小女儿普洁逐渐到了读书的年纪,外婆满心欢喜,却不料几年后在考试路上,小女孩因车祸而去世。

突然想到大学时,在报社采访过的一个故事。老太太90多岁,住在3平米厕所改的破屋子里。
20多岁结婚,婚后因为太穷,把大女儿送了出去;没多久丈夫去世,二女儿19岁时候也因病去世;终于盼着儿子成家,谁知道在40岁那年也因病去世了。
她无依无靠,只有一个儿媳,在多次劝儿媳改嫁后,自己过上了捡破烂为生的日子。

如果论努力生活,他们已经是足够努力甚至不知道还能怎么努力了,可厄运从来没因为他们努力而绕开走过。
在世界的多少个角落里,在书里、在镜头后,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苦难,一如苦难的人一样,隐入尘烟。
夹缝里也生得出浪漫
在豆瓣里看到有人《隐入尘烟》很假,因为他觉得农村生活里的人哪会有那么浪漫。
所以浪漫只能是有钱人的特权吗?
未必吧。

尽管贫穷,马有铁依然会在破房子里小心地贴好结婚的红色喜字;会在进城帮人搬家具时停在路口想给老婆买件大衣;
女人尽管跛着腿,却依然会在路口等着给男人送口热水;两人在孵小鸡的纸箱上套出很多个洞,让光照在每个角落;男人会用稻谷在女人手上印出一朵花来。

《蒙古草原天气晴》里的母亲,开朗爱笑,尽管家里丢了很多马,可面对来拍摄纪录片的导演,她还是爽快地想送他一匹马。
奶奶也是永远开朗,经历了多少磨难依然愿意给陌生人做顿好吃的羊肉,会说明年一定要再来啊。
普洁上学那天,家里给她头上别上了大红发夹,舅舅等不及把糖送到了课堂上…

小时候在奶奶家,生活的地方在矿区的山上,那里的很多家庭都并不富裕。有个一起玩的小男孩,总是穿着脏兮兮挂着鼻涕,他们说他妈妈跟人跑了,爸爸精神不正常,家里只有个爷爷。
有次我吃完糖果,他问能不能把糖纸给他,他拿糖纸对着天空说这样就是彩色了。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糖纸还可以这样用。
这些或许我们眼里并不起眼的事,就是他们生活夹缝里的那丝光。
苦难的人也同样有浪漫。

在看见世界看见未来的路上,也请看见苦难。
-
亚里士缺德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9-15 09: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