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音圈-献给夏末初秋的十二乐章
#小音圈视频号##每日更新欧美现场音乐#小音圈-音乐学堂

文章来源 | 根据网文编写 图 | 网络
你缓缓走来,像秋天一样。
夏天渐渐消散,秋天初露端倪。
让我们一起来怀念夏季的蝉鸣,
以及共同期待秋日的飒飒晚风。

#1格拉祖诺夫《酒神节·进入秋季》
《四季》这样的标题,已为作曲家们采用过多次,其中最著名的是维瓦尔第的由四首小提琴协奏曲组合的套曲和海顿的大型清唱剧。柴科夫斯基也用这一名称写下了他的钢琴套曲《四季》。
Glazunov:TheSeasonsOp.67:No.4Autumn,No.4aBacchanale&No.4bEntriesoftheSeasonsJoseSerebrier-40MostBeautifulAutumnClassics
俄国作曲家格拉祖诺夫的芭蕾舞剧《四季》创作于1899年。这部优雅精致、情趣盎然的舞剧分为四场,每场分别以“冬、春、夏、秋”为标题。由十六段音乐所组成。《酒神节·进入秋季》是其中的第四首。

#2皮亚佐拉《布宜诺斯艾利斯之秋》
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的首都,西班牙语意为“好空气”,有“南美巴黎”之称。皮亚佐拉乐曲下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则是更加的神秘莫测,每句旋律都萦绕着美好,让人禁不住神往。
OtonoPortenoGidonKremer-EightSeasons:AstorPiazzolla-FourSeasonsOfBuenosAires;Vivaldi-FourSeasons
《布宜诺斯艾利斯之秋》是一首非常怪异别出心裁的曲子,和其他三首非常不一样,中间风琴的部分用了大量的音阶上下行和装饰音,以及第一小提琴的连弓,第二小提琴的跳弓,曲子时而低沉忧伤,像是讲述一段离别,时而激烈上扬,像是一种冲破阻碍的革命。但到结尾处前的小提琴演奏却像极了一种喃喃自语,然后急转步入尾奏完全终止,让人仿佛听到了两种感觉。

#3马勒《秋天里的孤独者》
马勒的《大地之歌》是1908年创作的,根据汉斯·贝格1907年出版的《中国之笛》里的七首德译唐诗谱写。其中第二乐章《寒秋孤影》,歌词应是选自钱起的《效古秋夜长》。《寒秋孤影》在贝格《中国之笛》中题为《秋天里的孤独者》,在海尔曼《中国抒情诗》中题为《孤独者的秋夜》,在戈谢《玉书》中题为《秋天的晚上》。
DerEinsameimHerbstDameJanetBaker;RoyalConcertgebouwOrchestra;BernardHaitink-Mahler:DasLiedvonDerErde
Der Einsame im Herbst
秋天里的孤独者
秋天 迷失在湖面蓝雾弥蒙中
草地上覆盖著一层霜白 远远望去 有如画家的彩绘 将翠绿的泥 点缀在娇艳的白花之间
然而花芳早已不复 飒起无情秋风 凛烈遍折娇柔 还可预见的 是水载片片 湖心荷花的凋零
心已疲惫 微灯在一阵闪烁后 溶化在暗风中 临别的轻喟 催促著我入眠 吾将投向我钟爱之地 至我心灵宁静的一隅 且让我拾得慰藉 且让我获得憩息
久矣!久矣! 孤泪冻我颊 秋寂藏我心
耀眼的金黄 何时方能一扫我心中的阴霾 温柔地蒸融我冰冷的孤寂泪

#4September
这首"September”是电影《触不可及》的插曲。
SeptemberEarth,Wind&Fire-GreatestHits
影片改编自真实故事。在跳伞运动事故后,菲利普富有的大亨颈部以下身体瘫痪,只能坐在轮椅,因此他雇了黑人青年-德里斯来当作看护。两个世界相互碰撞、融合,于是一段不可思议的、奇妙的友情诞生了。这种独一无二的关系,碰撞出许多火花,而这段关系也使他们的友情变得无坚不摧,而温馨又有趣的内容也让人不禁在失笑的同时落下泪水。电影完结时,有播放真人片段,使人感动落泪,又深深震撼。

#5The last rose of summer
此曲是门德尔松在1827年用《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的曲调谱写的钢琴幻想曲《Fantasia on The Last Rose of Summer,Op.15》。
Fantasyon"TheLastRoseofSummer",Op.15,MWVU74Marie-CatherineGirod-Mendelssohn:CompleteWorksforSoloPiano,Vol.5
《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又名《夏天最后一朵玫瑰》)是一首古老的爱尔兰民歌,是世界上广为流传的爱尔兰抒情歌曲。它原来的曲名叫作《年轻人的梦》,后来一个叫米利金的人给它重新填词,改名为《布拉尼的小树林》。到了19世纪爱尔兰的著名诗人托马斯摩尔(Thomas Moore)对它发生兴趣,可是他对前面那两种词都不满意,于是,又重新为它填了词,改名为《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歌词内容略带伤感,作者借夏天最后一朵玫瑰来比喻爱情和青春即将凋谢,抒发对美好事物逝去的依恋心情。
除了门德尔松外,贝多芬还曾经亲自校订过这首歌;德国作曲家弗洛托把这首民歌用在他的歌剧《玛尔塔》里,它在剧中两次出现,第一次是在第二幕里,当年青农民隆涅尔要求化装成农家女,化名玛尔塔的皇后侍从女官唱歌时,玛尔塔摘下佩戴在胸前的玫瑰花,唱起了这首动人的歌,第二次是在这部歌剧的第四幕里,当隆涅尔和玛尔塔对这对情人终成眷属时,他们又一起唱起了这支歌。弗洛托把这首民歌运用在他的歌剧里,确实对他这部戏的成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由于《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受到这么多有名作曲家的重视,流传得也就更加广泛了。
▌The Last Rose of Summer
Tis the last rose of summer,
left blooming all alone
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还在孤独的开放,
All her lovely companions
are faded and gone.
所有她可爱的侣伴都已凋谢死亡。
No flower of her kindred,
no rose bud is nigh
再也没有一朵鲜花陪伴在她的身旁,
To reflect back her blushes
and give sigh for sigh.
映照她绯红的脸庞,和她一同叹息悲伤。
I'll not leave thee, thou lone one!
to pine on the stem
我不愿看你继续痛苦孤独地留在枝头上,
Since the lovely are sleeping,
go sleep thou with them
愿你能跟随你的同伴一起安然长眠。
'Thus kindly I scatter thy leaves
o'er the bed
我把你那芬芳花瓣轻轻散布在花坛,
Where thy mates of the garden
lie scentless and dead.
让你和亲爱的同伴在那黄土中埋葬。
So soon may I follow,
when friendships decay
当那爱人金色指环失去宝石的光芒,
And from love's shining circle
the gems drop away
当那珍贵友情枯萎我也愿和你同往。
When true hearts lie wither'd
and fond ones are flown
当那忠实的心儿憔悴,当那亲爱的人儿死亡,
Oh! who would inhabit
this bleak world alone
谁还愿孤独地生存在这凄凉的世界上。

#6格里格《在秋天》
作为音乐家中的抒情诗人,挪威作曲家格里格被称为"北欧的肖邦"。主要作品有乐曲:序曲《在秋天》、组曲《培尔·金特》,弦乐组《从霍尔贝格时代》;钢琴曲《e小调奏鸣曲》等。
InAutumn-ConcertOverture,Op.11(1998DigitalRemaster)SirThomasBeecham;RoyalPhilharmonicOrchestra-Grieg:PeerGyntetc
他的音乐对挪威的大自然的感受是天性所固有的,“息息相关的”,大自然成为他心灵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非身外之物,而是对物质世界的积极体验。因此,格里格的音乐充满了挪威山川的秀丽景色和风土人情,别具北欧的诗情画意。

#7蒂皮特《第一支舞:秋之大地》
迈克尔·蒂皮特(Michael Tippett,1905-1998),著名英国现代作曲家,35 岁左右引起世界关注,在音乐界可算大器晚成,与另一位英国作曲家布里顿齐名。
RitualDancesfrom'TheMidsummerMarriage':IIITheFirstDance-TheEarthinAutumnSirAndrewDavis-Tippett:ConcertoforDoubleStringOrchestra,FantasiaConcertante&RitualDances-APEX
蒂皮特的第一部歌剧《仲夏的婚礼》,前后共花了六年时间写成,也是作曲家自撰脚本,描写一对青年恋人有着不同的追求,直到他们真正互相了解了,婚礼才得以举行。音乐充满了抒情性,是对青春和生命的赞颂。《第一支舞:秋之大地》来自第三乐章。

#8 理查史特劳斯September
最后四首歌(Vier Letzte Lieder)是理查史特劳斯在1946年到48年之最晚年作品。完成时作曲者84岁。这时候,他亲眼目睹自己所熟悉的社会与文化遗产惨遭破坏,忍不住把自己的心情表现出来。他为大管弦乐团与他最爱的女高音谱作表现他心情的作品(他的妻子包丽妮是女高音歌手)。
SeptemberKiriTeKanawa-RichardStrauss:FourLastSongs;OrchestralSongs
“九月”是其中的一首,其词来自黑塞的诗篇《九月》。
开头在小提琴上从上面降下来的三连音符,会令人感到黑塞的诗里的树叶与降落的雨滴。音乐渐渐安定,最后累得闭着眼睛沉默下来时,独奏法国号奏出安慰似的音乐。史特劳斯很重视这段法国号,生前要求女高音弗拉格丝塔德首演此曲时,要她找适当的指挥家与管弦乐团外,还要她找一位法国号名手演奏这一段。她为回应史特劳斯的要求,特请超级指挥大师指挥最高管弦乐团为她伴奏,而这管弦乐团裡有一位法国号名手。
▌九月(黑塞)
Der Garten trauert,
kuhl sinkt in die Blumen der Regen.
Der Sommer schauert still
seinem Ende entgegen.
庭园在悲伤,冷雨渗进花瓣。
夏天在发抖,静待他的大限。
Golden tropft Blatt um Blatt
nieder vom hohen Akazienbaum.
Sommer lachelt erstaunt und matt
in den sterbenden Gartentraum.
金叶一片片飘落自高大的洋槐树。
在他垂危的庭园梦中,夏天惊慌又虚弱地微笑。
Lange noch bei den Rosen
bleibt er sehnt sich nach Ruh.
Langsam tut er die mudgeword’nen
Augen zu.
在玫瑰花旁他逗留了一会儿渴望歇息。
然后慢慢瞌上疲惫的眼睛。

#9The Hunt
《四季》是柴可夫斯基的钢琴曲集─12首特性描写(Les saisons - 12 Morceaux caracteristiques)作品37b,是含有12首钢琴小曲的曲集。这些小曲的演奏时间很短,都在1分半钟到4分钟之间。
9.September.TheHunt郎朗-LangLanginParis
狩猎之歌The Hunt是其中的第九首。
「狩猎」是从古代一直承继下来的俄国贵族社会的休闲活动。成群结伴、穿著华丽的人们,连续几天甚至几週,在田野间或森林中,追赶猎物,捕获猎物,然后举办宴会庆功。最初,这种狩猎使用鹰隼,到15世纪初,开始使用经训练改良的猎犬。这种狩猎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达到最盛期。其狩猎方法并不是捕获自然界的动物,而是事先收集各种各样的动物,放逐在特定的地方,然后予以捕获。例如1860年亚历山大二世举行的狩猎,有两万五千人参与准备工作,收集数百隻动物。依记录,这场狩猎共猎到28头野牛,22头麋鹿,10头黄色鹿,11头野猪,16头西方狍,7头狐狸,4头獾。
当然这种狩猎参加的人很多,猎犬也近100条。因此贵族们举办的狩猎会,成为每年秋天的一大活动。当然,除了上述「贵族狩猎」之外,一个人或几个人走进森林裡,捕获自然界动物与鸟类的狩猎也非常普及,但是柴可夫斯基在这首小曲中所描述的,是吹着号角,穿上红色马装成群策马前进,数十条猎犬一齐奔驰的节庆般的「贵族狩猎」。
这首小曲是描写情景,而不是传出心情或气氛的曲子。并且以音乐表现像诗句所描写的角号大作,马匹排列,狩猎开始,追赶猎物的情景。号角声时大时小,使这音乐有活泼的动态、广阔的空间与三次元的立体感而描出生动的狩猎场面。
参照的是普希金的诗句:
时间到了,号角大响。
马鞍上的猎人穿上猎装,
猎犬在晨曦中碰碰跳跃。

#10武满彻《秋之弦》
日本作曲家武满彻(1930—1996)的中提琴协奏曲《秋之弦》。云的造型,水的姿态,素景中有真意。禅思、自我与风格的重复,组成武满彻的自然哲学。
——田艺苗
ViolaConcerto"AStringAroundAutumn"NobukoImai;SaitoKinenOrchestra;SeijiOzawa-ToruTakemitsu:NovemberSteps;ViolaConcerto;Corona
《秋之弦》反映了武满彻晚年的趋向,音乐塑材的发展富于条理,每个声部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抒情的旋律甚是惹人好感,透明而茂密的和声引人入胜,散发着奇幻和玄妙无穷的想像力……个中之玄妙非亲耳聆听不能体会。

#11《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原是一首粤曲,源于北方小调《闺舞》,又名《醉太平》,后经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的改编为民族乐曲,广泛流传在粤剧音乐中。其借景抒情、格调清新,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及连绵不断的抒情性。旋律明媚流畅,音调婉转,描绘了中国江南湖光月色、诗情画意的良辰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感受与热爱,成为广东音乐中的名作。
Wencheng:AutumnMoonOnACalmLake(PinghuQiuyue)JiLiu-PianoReflections
1975 年,作曲家陈培勋将其改编成为钢琴独奏曲,使得这首富有中国特色的乐曲更加广为人知。《平湖秋月》中的月色,有着中国文人心目中静、虚、淡、远的意境,使人心胸更豁达。

#12 《彩云追月》
中国民乐里面,当然也有让人倍感秋意的曲子。
彩云追月纯音乐-钢琴月亮
《彩云追月》早就见于清代广东粤音曲谱 其轻快独特的风格,对小生活写景抒情的诗情画意的描写就是典型的广东民间音乐风 民志称李鸿章任两广总督时层将此曲抄送大内演奏 1935年上海百代灌制的只是后来的收录的改编曲意境《彩云追月》预示了一幅夜空的画面,"彩"代表颜色,能看得见颜色的夜晚,一定不会很黑,有一些月的光辉,月光如水,清澈透明。"追"字赋予画面以动感,朦胧中带有一些生气。幽淡的夜幕背景下,云月相逐,相映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