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长文释疑:游戏人生?
人的一生就是游戏。
你玩过那种不同npc不同选项,最后导致不同endings的游戏吗?

命理就是游戏攻略。
知命理,就是知各种不同的角色的特长,一个队伍里,你不会用治疗类牧师做攻击主力,让魔法师去做体力活伐木砍树吧?

认知上要重塑——这就是游戏里最重要的意义,不停''升级''。
游戏里花钱买武器,目的是可以赢得更多战斗,接下更多任务,获得更多经验值。人生里,很多人天天努力赚钱,却好像不知道赚了钱是要花在哪里。

知道珍惜机缘,懂得进退,了解自己,不断明白自己的需求。不把时间花在垃圾上。
就像游戏里,你不会在大批怪兽攻击时悠哉哉在花园种花,一定会提前准备好武器和后勤,为战斗做准备。这是审时度势。
就像有自保意识的女性,不会出现在家暴受害者新闻里,因为只要一开始就不找家暴男,就完事。就像聪明女性,不会看不透一个男权思维的人,要去结婚,再费劲吵架若干年,试图想去改造他。
就像越来越多独立女性,如今不会早婚,多半不婚,因为要好好考虑婚姻的本质,以及审视自己结婚的动机,透视自己''一生一世一双人所以要结婚''的浪漫猜想背后到底是谁/哪个文化/机构/制度灌输的信念。
当一个人注重自身发展,知道什么是文学伪作,什么是父权灌输,一层一层发现自己,这才叫做了解自己的需要,珍惜人生精力。

不知道命理,也不知道认知重塑,就是既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角色,也不知道自己该用什么装备/换什么工作,在玩什么剧情,目标是什么,又在被谁玩。
你玩儿不好这个游戏,玩得异常艰难不说搞不好,还要被游戏玩儿,被别的玩家玩。
被老板玩,被社会玩,被内卷玩,被不断加班玩,被没钱没地位玩,被房贷玩,被''一分手/失业/创业失败/失去人事物…就生无可恋''这种剧情玩,被嫉妒、自卑、强迫症、抑郁症、被秃顶、发福、油腻、被身体健康和心理疾病玩……

你想不起上礼拜五吃的晚饭是什么,你也想不起你自己有没有来去。你不知道下一年自己身在何处,你也不知道自己下一生还有没有。
你看得到你如今的烦恼,上辈子你也是这么烦恼过来的、没有一点长进吗?你看得到那个你梦寐以求的枕边人,其实是你的父母/子女/债主/仇人,只不过因缘际会,你又进了游戏里,做起了戏中人吗?
…
你哭,你笑,你闹,可你不知道。所以你一演再演,观众都离席了,你还无法谢幕。你那点亲密关系,你那堆原生家庭,你读心理学,你上身心灵…你都演过无数次了,可你自己不知道。
——这是出离心。还要玩游戏吗?

但玩得好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不玩儿。我可以不玩儿这个游戏了。不被游戏玩儿!~ 你以为奋力赚来的钱,真的属于你吗?锦衣华服、房子车子,是你可以带走的吗?你以为身边的老公妻子,真的是你看到的那样吗?你以为孩子是你的孩子吗?你确定他们可以陪伴自己,彼此可以长命百岁吗?你真的确定,你得到的一切,不是游戏的一个章节,不是梦吗?
…
——这就是解脱生死的意义。是佛法的部分。是实践的部分。
但不玩儿也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想玩儿玩儿,不想玩儿不玩儿。玩,可以选择自己想玩的关卡,不玩,就可以不玩,不被不得不玩,不想玩也得玩,一出生就是hard模式,想一想投胎为战乱时代+穆斯林国家+贫民窟+性别为女孩?

——这才是菩萨行的必要性。
这里还有一关叫做圆融和善巧。不然,游戏玩过了为什么还要再玩,电影知道了结局为何还会陪你再看,菩萨,为什么又要一遍一遍地投胎呢?
最后在梦里顺道叫醒那些不想再睡下去、不想被游戏操控的小伙伴们。
——这是菩提心。

信念重塑,不同板块,
叠加效应,层层嵌套,
点亮智慧,以心印心。
——你有的路可走呐!
你知道这一切是游戏吗?
今天,你玩游戏了吗?
——十三
本文转自WB:十三-信念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