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人步入“出生高峰期” ,2030年我国虚拟人市场将达到2700亿元
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互联网3.0产业热度持续提升,成为全球产业界和投资界创新热点,覆盖数字人、数字空间、数字物品、数字资产等领域。不仅如此,虚拟主播、虚拟员工等数字人不断涌现,让很多人看到了虚拟数字人的广阔市场。
1什么是数字人
数字人是指人们在计算机上模拟出一个类似真人的虚拟人形象。虚拟人的研究领域涉及到人类的表现、运动和行为。与实体机器人不同的是虚拟数字人依赖显示设备存在,我们所知的很多虚拟人都要通过手机、电脑或者智慧大屏等设备才能显示。

数字人是数字形态的拟人应用,贯穿了互联网3.0核心技术体系,商业落地路径较清晰,是较快落地的互联网3.0细分领域之一。国内头部数字人企业在北京集聚,涌现了冬奥手语数字人、央视数字主持人等典型案例,图像引擎、建模渲染等部分技术环节在国内领先。
2数字人的运作原理
数字人的诞生发展和AI人工智能可以说是密不可分,虚拟数字人系统一般情况下由这5个模块构成:人物形象、语音生成、动画生成、音视频合成显示、交互。
调研分析当前市场上的数字人,根据人物图形维度,分为2D和3D两大类,从外形上可分为卡通、写实等风格,综合来看可分为二次元、3D卡通、3D高写实、真人形象四种类型。
数字人的四种类型

二次元形象虚拟歌手洛天依

3D卡通形象

3D超写实数字人AYAYI

真人形象
3虚拟数字人应用场景
01、影视:数字替身特效可以帮助导演实现现实拍摄中无法表现的内容和效果,已成为特效商业大片拍摄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卖点。角色有数字替身。
02、传媒:定制化虚拟主持人/主播/偶像,支持从音频/文本内容一键生成视频,实现节目内容快速、自动化生产,打造品牌特有 IP 形象,实现观众互动,优化观看体验。角色有虚拟主持人、虚拟主播、虚拟偶像。
03、游戏:越来越真实的数字人游戏角色使游戏者有了更强的代入感,可玩性变得更强。角色有数字角色。
04、金融:通过智能理财顾问、智能客服等角色,实现以客户为中心、智能高效的人性化服务。角色有智能客服、理财顾问。
05、文旅:博物馆、科技馆、主题乐园、名人故居等虚拟小剧场、虚拟导游、虚拟讲解员。角色有虚拟导游、虚拟讲解员。
06、教育:基于 VR/AR 的场景式教育,虚拟导师帮助构建自适应/个性化学习环境。角色有虚拟导师。
07、医疗:以数字人实现家庭陪护/家庭医生/心理咨询,实时关注家庭成员身心健康,并及时提供应对建议。角色有心理医生、家庭医生。
……
4虚拟数字人的核心竞争力
虚拟数字人因为类型的不同,其竞争力自然也不一样。例如虚拟主播、虚拟偶像的核心竞争力可能在于谁更好看、谁的舞姿更优美,需要通过技术让其细节更逼真、更灵动。而如果是一个虚拟数字人客服,其核心竞争力在于能否真正帮人解决问题,为客户带来更好的咨询服务,所以更看重其自然语言处理能力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
根据产业服务平台量子位发布的《虚拟数字人深度产业报告》,到2030年我国虚拟数字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

其中,“身份型虚拟人”(虚拟偶像、虚拟IP等)的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750亿元,占主导地位,而“服务型虚拟人”(虚拟主播、数字员工等)总规模也将超过950亿元。
概念火爆之后,相关企业的核心技术和业务能力开始受到考量。从去年年底开始,资本不再关注“虚拟人是什么”,而是更关注虚拟人落地的速度、效果、可复制性、商业模式以及前瞻性技术布局等问题。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虚拟人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核心技术的精进、公众认知的提升、国家政策的向好等也为虚拟数字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体而言,虚拟数字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是否具有接近人类的思维以及其可交互的能力。思维在于虚拟数字人是否能够取代人类,产出价值。例如清华大学虚拟人学生华智冰,已入学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拥有持续的学习能力,能够逐渐“长大”,不断“学习”,日后将变得越来越聪明。而可交互能力则使得虚拟数字人可取代人类,与客户进行无障碍的交流,为客户解决相关的问题。近期随着AI、AR、VR、5G等技术的成熟化,虚拟数字人的核心竞争力也在逐步提升当中。
随着Web 3.0的概念兴起,虚拟人也被赋予更多可能性,它可以是连接元宇宙与现实世界的锚点,也可以与NFT、DAO联动产生价值效应。未来,在Web 3.0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革新下,虚拟人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I-DESK集创社期待您的加入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内容和图片根据网络信息整理,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跟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整合来源:01区块链、财经早餐、21世纪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