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
5月8日星期天的时候,鼓起勇气去了医院。做了一系列的测试,买了一堆抗抑郁和缓解焦虑的药。在医院走来走去 做各种检测之后 ,看到报告上写着“严重的抑郁症“”严重的焦虑症”这样的字眼的时候,泪水就开始止不住的哗哗的往下流。
感觉这么久以来没人觉得我会抑郁,我自己也在我到底是抑郁还是小家子气作的之间来回犹豫跳跃,现在突然有了官方的认可,感觉终于有了可以抬起眼睛来直面受伤的心情与大脑的勇气。
这个感觉,很像在一段僵死的关系里挣扎许久,终于听到分手两个字的长出一口气的感觉。虽然痛苦,但有尘埃落地直面皮开肉绽的坦然的感觉。
吃了三天的药之后,我觉得好多了 。
心理问题对人的行为产生的影响,远比我想象的,真的要厉害得多。
很开心去了医院。我现在可以安静的看书,可以记住很多细碎的事情,可以完整的做很多工作,每天的一点点的好转都让我激动万分。
最大的区别是,之前只看自己不足的 地方,对自己充满了厌恶。现在只看自己好的 地方。我不知道何时药物的 神奇 疗效还是怎样。总之很神奇。思维直接变了。
医生说,没事的,吃了药你就回到正常的你了。哈哈,hope so.
今天看书,说散文里很多以“我”为开头,这里面多少带入了自己。而自我厌恶是每个人都有的感觉,不管是多优秀的人。所以才有了那么多顶级优秀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不是吗?
要跳出来从高处观察“我”,才可以表达出来一个客观的,完整的我,不完美,但是每一个缺点,都是人物的灵动与丰满。
角色是塑造的,基于现实里的人类。角色完美尚且无聊,更别说一个复杂的活生生的人了。
把自己变成角色的过程,也是从自恋中解脱出来的过程。
自己 那么棒,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忧郁。哈哈哈,难以置信自己沉浸在这么伤害自己的情绪里那么久,却不知道什么是有效的“求救”。
在非虚构的写作里,作者们做了大量的调查,花了大量的感情,尽力带读者客观又可感受的进入当时当下。做了很多努力,也会犯很多好玩的错。看这些觉得很有趣。
当不带目的的去看书时,是最幸福的时候。
尝试用一小段话,交代出来一个完整的人,身高年龄家庭环境矛盾思虑,什么的。
不着急寻找答案。先寻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