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与“生死轮回”
看保罗的穿越中国游记,最后一章里,他终于千辛万苦来到了拉萨。
他讲到拉萨的房子与佛像:
“
城中大部分建筑都是用泥砖砌的,而有些很精美的神殿也是如此——泥砖虽然易碎,但更换起来成本低廉。因为有的佛像每隔几年就要重塑一次,而酥油花也可能腐臭或融化,需要塑造新的来替代。由于通晓佛教教义,藏族人民对于毁灭与重生的循环往复早就习以为常,“生死轮回”正是佛教大力宣扬的教义所在。
”
以前总是觉得“生死轮回”解答的问题是,死亡之后是什么。看到藏地生活的这番描述,却觉得“生死轮回”是更加日常的经历。我是昨天的的我,历经了一次或无数次轮回,成为了新的我。
忒修斯之船,在换掉最后一块旧船板后还是原来的那条船吗?我觉得还是吧。原来的那一艘船是一个概念,途中丢失的、增添的是新的经历,哪怕最终焕然一新,那艘船的内核依然存在(我在说什么,把自己绕进去了😅)。
我总是想着,如此漫长的一生,要留下一些什么,来激励他人,在哪怕很短的尺度上,短暂地永恒一下。好像一生只用做一件大事就足够。
但这样很累,很容易丧气,昨日之日不可留,昨日烦忧却可留。其实,每天做一件小事,把一生过成千万世,把三年或一天当成一场涅盘,我就拥有了无限来接纳无常。
读书时听着朴树突然有一些感触,在这里记下来的不足心中十一。明天起床时,我会觉得更加焕然一新吧。
朴树与西藏发生了什么,真让人好奇。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