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工作如何帮助孩子成长?走进億禾林感受蒙氏教育的魅力
在億·禾林,一群和往常不同的身影在忙碌着。他们像往常里在教室中的孩子们一样盘腿坐在线上,持物走在线上,相互倾听分享,观察和探索环境……他们正是平日里那些在教室中勤奋工作的孩子们的爸爸妈妈。
如何将億·禾林的蒙氏理念精髓传递给家长?
01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参与者和学习者。为进一步加强家校共育,深层次了解和解读儿童的行为和学习特点,在尊重儿童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億·禾林邀请家长放慢脚步,走进教室,从幼儿的视角来体验孩子每日的生活,体验儿童时光,感受儿童身上所呈现出来的“爆发力”。
有些家长可能疑惑,为什么孩子走进蒙氏教室后要从日常生活区的工作做起呢?看似简单的“倒、夹、拧、舀、穿、卷、系、切、剪”等工作,对孩子的发展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什么是日常生活区?什么是生活教育?


只有实践才能真的理解和掌握。只有经过亲自动手操作过的事情,所留下的记忆才是最深刻的,教育亦是如此。
02
开始工作前,孩子们带着家人认真洗手。
不是随意地冲冲水了事,而是和平时一样熟练使用的七步洗手法进行清洁,也留心着注意爸爸妈妈是否有认真完成洗手的步骤。
用完的纸巾扔进哪类垃圾桶、溅在台面的水如何进行清洁、在水池前排队等待洗手时保持耐心等待和轻声细语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
在这里,家长们惊喜地发现,自己眼中的小宝宝原来那么能干,拥有那么多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他们在教室慢慢走动、和伙伴轻声说话;
每一次做完的工作都准确无误地送回原位;
他们能独立地选择、操作自己喜欢的工作,那么专注、那么协调、那么有秩序……


而这一切都是孩子自发的行为,是孩子们每天在工作中习得、内化的。家长们看在眼里,乐在心中。
且不论孩子所进行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家长们对于这样一段与孩子共同进行的沉浸专注的工作时间,都感受到了沉甸甸的收获。
看见孩子们在教室中自主又自信的状态,家长很容易就能够感受到孩子身体上的精细动作发展、观察能力的敏锐度,心理上的秩序感、逻辑性和思维活跃程度的进阶。


家长们现在看到的一切,得益于孩子平时日复一日的工作所得,和億·禾林老师日复一日的观察、引导,和润物无声的影响。
03
在这里,孩子被尊重,有自主选择的权力,有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有与日俱增的内驱力。
老师与家长分享孩子们为示范工作所进行的准备和努力的细节,生动地诠释了“教育是灵魂之间的影响和碰撞”。
EHELIN

億·禾林能够更多地给予孩子一个成为独立的“人”的环境,能在蒙氏教室中自由地、努力地发展着的孩子们,他们不是为掌声而工作,他们的内心满足于自己能够不断地发展,能够不断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在億·禾林,每天上午都会有一段固定的蒙氏工作时间,这是每个孩子从进入億·禾林第一天起就开始拥有的每日流程,也是体现億·禾林蒙氏理念精髓的环节。
在这段蒙氏工作时间里,我们的孩子可以在教室里,自由选择自己想做的工作,老师则在一旁观察,当孩子有需要时恰当地提供帮助。

蒙氏工作通过一次又一次重复的练习,锻炼包括专注力在内的诸多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自主探索,逐步实现自我的独立和自信的建立。
03
从一个依偎在父母身边,尚不敢独自面对外界的稚嫩宝宝,转变成如今独立、平和,善于自己处理问题的孩子,相信家长们能感知到孩子一点一滴的变化。



这种成长和变化到底源自哪里呢?
这也是億·禾林为什么邀请家长走进教室的原因,一方面家长们可以真切感受孩子在蒙氏教室里的状态;另一方面,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建立起家校桥梁,一起为孩子的成长努力。
我们常说,学校和家是孩子的早期生命营养最重要的两个来源,通过家校联动和具有专业性的家校活动,则能够让孩子们拥有更加稳定而纯粹,统一而有规则的生命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