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说丨中国“仅有”的一位建筑师:杨廷宝
以下文章来源于匠山行记 ,作者匠山

匠山行记.
分享设计美学,呈现建筑现场,传播城市文化。


随着杭州国家版本馆——文润阁的落成,王澍再一次为万众所瞩目。
其实,早在求学时代,王澍的就可谓是“年少成名”:他的硕士学位论文《死屋手记》批判了当时的整个中国建筑学界,他在答辩时把论文贴满了答辩教室的墙壁,还声称“中国只有一个半建筑师,杨廷宝是一个,齐康老师算半个”。
今天,我们暂且不讨论王澍当年的张狂与当下的成功,而是一起走进,能被年少时的王澍视作中国“仅有”的一个建筑师——杨廷宝。
01
大师生平

杨廷宝大师
杨廷宝(1901—1982),字仁辉,原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开拓者之一,著名建筑学家,多次参加、主持国际交往活动,在推动建筑国际学术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建筑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近现代中国建筑第一人。”

杨廷宝水彩作品
此后,他开始结合中国自己的特色,在建筑风格上致力于探索和创新。杨廷宝设计的北京交通银行、南京中山陵音乐台、南京中央体育场、南京中央医院以及扩建的清华大学图书馆等工程,都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
02
大师的“小”心思
“总之,他一直在关心着建筑师为人类提供的生活和生存环境是否合理、合法、合用。”
建筑史也许该记录这样一次有趣的饭局: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最负盛名的两位建筑师杨廷宝和梁思成,以及他们的学生辈,在北京东安市场一家饭馆就餐。
谈话间,杨廷宝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又坐下,又站起来,打量着面前的桌椅,然后从怀中掏出卷尺,量好尺寸,一一记录在小本上。
他说,这套桌椅只占了极小的空间,而坐着甚为舒服,所以引起了他的注意。
杨廷宝的学生回忆,他常常提诸如此类的“小”问题:
人的最小空间是多少?
人的活动空间至少要多少?
一张八个座位的餐桌至少需要多大空间?
桌椅的高度该是多少?
门把手和门锁装在什么高度才合适?
……
他总是随身携带一把钢卷尺、一支笔和一个小记事本,随时记下他所需要的尺寸或画下他认为值得参考的速写。
坐在车内,他有时会指着车窗外的城市建筑问学生:这样的处理,合适不合适?好不好?
给建筑系学生讲演,学生期待着听“这么一位世界知名的建筑师”大谈设计,他却告白:“我来说说台阶的踏步怎么做,好吗?”然后讲了一大通踏步尺寸与人体的关系云云。
03
大师的“小”屋顶
上世纪50年代初,国内建筑界热衷搞“大屋顶”,断言这样才算继承民族传统,才具有中国气派。北京市的规划部门甚至规定,不做大屋顶方案,就不发施工执照。然而杨廷宝说:“我不反对大屋顶,但那太浪费钱了。我们搞设计,不能赶浪头、随风倒。”
于是他“顶风”设计了简约美观的北京和平宾馆。这个后来成为中国公共建筑之典范的作品,当时却差点儿被人当作“靶子”来批判,幸亏周恩来发话:“这个建筑不是设计得很合理吗?这座宾馆解决了问题了嘛!”

北京和平宾馆设计图
杨廷宝说“不反对”,确是由衷之言。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风格,正是当年他和吕彦直、刘敦桢等一批建筑师开创的。他早年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但始终热爱中国那些亲切的带着乡土味的东西,比如天津泥人张的手艺、北京天桥的叫卖……

杨廷宝(中)与林是镇(左)、刘敦桢(右)在北平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勘察
为了讨教古建筑的秘诀,平时连纸烟也不抽一口的他,可以陪老工匠躺鸦片馆,亲手为老工匠烧烟泡,被熏得够“呛”。事后讲起来,他也并未眉飞色舞,而只是带着他那“诚笃的微笑”。
杨廷宝先生曾说:“建筑是有双重性的,它是融化应用科学与应用美术而成为一种应用的学问。”
建筑的局部如何可以被整合到一起?这可能是一个技术问题;建筑如何可以整合成为一个完整而均衡的系统?这是一个艺术问题。这两方面的凝聚需要一种当下性的意识觉知,以及对于在场性的领略和操作。
他从不拘于某种形式化的固定法则,而是超越表面性的式样风格影响,时刻应对具体的场景。
就比如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设计中,杨廷宝就本着现实主义的精神,毅然选择了自己“不反对”的大屋顶,完美地塑造出建筑庄严肃穆的气质,所使用的“大屋顶”在一座现代建筑中也就更加纯正而经典。

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杨廷宝等设计。可见其中的“大屋顶”运用
04
结语
毫无疑问,杨廷宝属于最配得上“建筑师”称谓的那一类人。人们说,杨老是实干家,最愉快莫过于工作,最难过莫甚于无所事事、相对谈玄。“文革”中,他被戴过“资产阶级反动权威”的高帽、关过牛棚,后来又被“解放”,树为“样板”,又是采访又是拍照,使他疲于应付;业务上,却无人理会,他被冷在一边。
这样的日子里,他的学生记得一个场景:70多岁的老人,用钢笔在大约一尺见方的纸上画着,是一幅精心的设计方案鸟瞰图,线条仍然稳练,但手有点哆嗦……
杨廷宝大师生平年谱与作品年表
(请横屏观看)






©童明
参考文章:
[1]https://www.archiposition.com/items/6ca76450cd
[2]https://www.tsinghua.org.cn/info/1951/33360.htm
编辑: 胡桃
责编:胡佳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