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观影团 |第007次穿越:《独行月球》为喜剧打开科幻大门?
7月28日,银幕穿越者观影团进行了“第007次穿越”——在博纳影城大郊亭IMAX店提前观看了《独行月球》,映后,对于影片“喜剧+科幻”的形式,大家都认为具有创新性,沈腾以及马丽等众演员的表现也都超出预期。

【第007次穿越】穿越者们的分享:
喜剧的部分没有问题,全场观众的都在给一些很好的反馈,科幻的时候没有演员出场,科幻表现部分看起来很硬核。这次做的这只金刚鼠整体行为跟表达,甚至一些情绪的表达是特别好的,跟看狮子王真人版没有太大区别。——大猫 传媒
整体还是喜剧的内核,科幻只是披了一层“外衣”。特效表现上,完全服务于影片内容,给你感觉与好莱坞影片已经有了一致的水平。但从科幻元素来说,是“弱“的。——小龙 设计师
作为喜剧来说是非常成功的,科幻题材来说是一个创新,在整体观感上会有一个提升。——Zhao 索尼公关
最大的惊喜来自沈腾的表演,整体上的情节还是有很多烂俗恶搞的东西,但他个人表演很不错,层次感很强。——Freeman 职业经理人
这部电影需要一个特别有能力的演员才能撑起来,沈腾这个角色作为喜剧角色又需要发出人物内心英雄情感,还是很考验演员能力的。中间有一幕场景是“袋鼠拉车”飞跃月球,背景是地球,很欣喜创作者有这个表达,还有最后回收舱安全第一的四个字,也很有中国特色。——Alex制片人

根据票房数据,电影《独行月球》上映三天票房突破10亿,成为中国影史第98部过10亿票房影片。目前各大平台的评分也均已出炉,口碑略有下滑,其豆瓣评分从开分初的7.3分下跌至7.0分,猫眼评分从开分初的9.6分下跌至9.3分。
上映以前,《独行月球》以“喜剧+科幻”为影片的主打类型,作为喜剧片的部分,它有着开心麻花式的恶搞笑点。沈腾饰演的独孤月在月球贡献了全片最佳笑点;科幻的部分,2000多个高科技特效镜头打造出太空场景,包括用动作捕捉打造金刚鼠,月球基地、月球袋鼠飞车、太空救地球等重要场景。不少媒体评价:通过《独行月球》可以看出,开心麻花在喜剧电影的探索上在寻求变化。
《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李茶的姑妈》《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等电影陆续上映,开心麻花式的纯喜剧电影虽然市场号召力依旧不俗,但这类纯喜剧影片堆砌搞笑烂梗段子,故事套路、演员表演等很容易让观众失去新鲜感。与其在纯喜剧里做愈加精巧或者说如法炮制地套路化创作,不如将题材和故事的视野都打开,追求另一种创作上的格局。
《独行月球》喜剧+科幻的内核模式,让开心麻花喜剧创作者呈现出一种驾驭主流商业大片的能力。接下来是科幻的部分,今年暑期档科幻类型算是一次小爆发,前有《外太空的莫扎特》,到《独行月球》,还有本周将上映的《明日战记》,从《流浪地球》大爆之后,正式开启了“科幻元年”,但至今国内再无科幻代表作。《外太空的莫扎特》临上映前把科幻改为了“奇幻”,《独行月球》则是喜剧加科幻外壳,《明日战记》的重点在“机甲”。当然,正如我们观影团成员所说,《独行月球》的科幻是一次创新,对观影体验来说是一次升级,开心麻花没有满足于“小品段子”式的喜剧,而是在工业上进行了探索,最后来看,完成度也不错。
至于沈腾和马丽的表演,大部分观众是冲着这两个演员去的,他们的表现也的确没有令人失望。如今“含腾量”已经成为衡量开心麻花作品质量的一个标准,“沈腾+马丽”的组合更是开心麻花的“顶配”。不过,对两位演员的依赖性过高可能并不利于开心麻花的发展,这或许也是麻花进行科幻或者更多类型尝试的原因。
开心麻花CEO、《独行月球》总制片人刘洪涛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开心麻花,团队始终希望做到关注现实,在关注现实的好故事里让观众感受到喜剧带来的快乐、感动和思考,也希望每一部作品都能够给观众带来一些新的感受。”在他看来,开心麻花对于喜剧风格的理解,其实是在不断地“进化”,“这是个非常开放的体系,我们会希望风格越来越丰富,另一方面,希望凭借努力加深整个制作的工业化程度,在不断探索中,做出有力量的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