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旅游随记
在北京待了也有一个月了,工作之余总是会利用周末的时间好好学习一下北京的风土人情。通俗的说就是各大景点打卡。
总以为初一十五才是寺院烧香人数高峰,没想到雍和宫十六烧香的人也如此之多,院内真是人山人海。一鼓作气把全部的宫殿和神像都拜了,希望诸天神佛可以保佑妈妈身体健康。
认真看了雍和宫宫史,发现三件趣事。一是六世班禅为了中央西藏和平入京,入京第二年就染上天花客死北京,若是六世班禅不入京,说不定就能好好活着。这样看来,乾隆请他入京倒是催命符了,也不知乾隆是否会有一点愧疚之心。二是乾隆为迎接六世班禅,修戒台楼,在一楼大厅中央修建戒台。初以为戒台是给班禅讲经用,结果一看,是乾隆自己高高在上坐着,听班禅在台下讲。班禅belike:我真的会谢。三是十一世班禅是1990年出生的,小小年纪就头衔一大把、经历一大堆,注定是不平凡的人生。
雍和宫旁就是地坛公园。进地坛还要另外收门票5元。我站在地坛上,真实感觉自己被收了智商税。啥都没有,而且不进来也能看到地坛全貌。地坛公园所有的宫殿都不开,所以也没有什么好逛的。里面养了许多鸽子,倒是不怕人,走进了也不飞。许多老头老太太在这散步、唱歌、练乐器,听得让人昏昏欲睡。我对地坛的初印象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站在地坛公园,想起他的残疾双腿、坎坷命运,想起他母亲伟大的爱,不禁感慨万千。
本以为下午赶去中山公园能直接进来今雨轩吃云菜包子,结果服务员告诉我们前面还有51桌。于是在园内到处闲逛。看了社稷坛、保卫和平石坊、孙中山塑像等。中山公园内还有兰花和金鱼展,休闲走走倒也有趣。
到了下午6点,来今雨轩还没排到号,没办法就买了外带的包子小吃,没进茶社。这里的云菜包子因鲁迅说过“这里的包子,可以吃”而十分出名。听说鲁迅先生当年在北京时来这里吃过六十多次包子,于是大家都想来此尝尝鲁迅套餐,看看这云菜包子是否名副其实。我把几样小吃都尝了一遍,云菜包子是高笼形状,馅料跟梅干菜很相似,味道一般。豌豆黄还不错,细腻柔和、清爽易融。小桃酥一般,平平无奇。唯一可惜的就是没有进去茶社瞧瞧。
晚上刷朋友圈,顺着同学的信息突然找到了她们的微博,认真在微博看了半天,不禁感叹她们的生活确实多姿多彩。有人成为了美食博主,发了600多篇探店攻略,还不定期给杂志撰写稿件;有人追星不亦乐乎,二次元也玩得风生水起。看到她们的微博,我真正感觉到她们活得鲜活、自在,找到了自我。相比之下,自己的生活有些过于平淡而无趣了。
未来像一条横亘在我们面前的大河,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渡河的路。别人的路线无法复制,最重要的是坚定目标,勇往直前,如此,万丈深渊总有一天终会变成通天坦途。
© 本文版权归 blingbli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