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旅行笔记 - Day 5
Day 5 (August 15, 2022): The National Gallery --> 某知名龙虾馆 --> The National Gallery --> Dear Evan Hansen
选择英国旅行是因为各种博物馆,吸取以往的教训,这次提前看了一些纪录片,比较了一些导览的讲解视频,选了自己中意的一家。国家美术馆我们预约了三小时的讲解。10点开馆,我们一大早就赶去排队了,结果发现比我们预想的要快很多。等那个导览来了,发现是个小姑娘,有些许担心,但好在这个团就我们两人,也就接受了。 最后我们又加了一个小时, 小姑娘好多现代用语,什么甲方爸爸,道具之类的,但总体来说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也解开了长久以来的一些疑惑。
古典绘画只要分为三个题材:神话、圣经和肖像画。简言之不穿衣服的都是神,穿衣服的都是人。
- 神话题材:经常出现的神,比如维纳斯(道具:贝壳《维纳斯的诞生》,金苹果《三女神枪金苹果》),雅典娜(道具:盾牌 三女神枪金苹果》 ),宙斯(道具:身边有老鹰,在绘画里总化身动物跟美女在一起,如果知道希腊神话,你懂的。。。),酒神巴克斯(Bacchus,通常拿着酒杯 ,帕台农神殿浮雕带中有他),信使赫尔墨斯(Hermes,就是那个巨贵的包的牌子。。。永远很累的样子, 帕台农神殿浮雕带和 《三女神枪金苹果》中有他 ,他也是医疗之神,因此那个带蛇的权杖我们在一些医疗用品上能看到),海王波塞冬(Poseidon拿着三叉戟),月亮女神戴安娜(Diana头戴一个月亮型的皇冠),阿喀琉斯(Achilles, 就是那个脚踝中箭死掉的)。
- 圣经题材: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教化那些不识字的信徒。通过“道具”来认识画中的人:耶稣基督 (God bless you 的手势),圣母玛丽亚(蓝色袍子 -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青金石价格昂贵,抱着婴儿耶稣-圣母子像,抱着死去的耶稣-圣母怜子像),头上顶关环的就是圣人,头上带角拿着十诫的是摩西(“角”与“光环”同音,因为最初的翻译错误,把光环翻译成了角,所以我们现在看到摩西的头上有“角”),拿两把钥匙的是圣彼得(掌管天堂地狱钥匙,也是第一届教皇,所以以后教皇纹章上也会有这两把钥匙,我就不知道怎么分辨了)。
- 肖像画:甲方爸爸给钱要求画的,不是在自己家挂着,就是把自己PS到教堂画里,后来我们看不到明白的就当他们是甲方爸爸了。
其他一些我觉得有意思的画:
- 扬·凡·艾克的《阿尔诺芬尼夫妇》:B站有关于这幅画的解说,我想说的是,当你知道这幅画背后的故事,能解读其中的细节时,一幅画就鲜活了。
- 伦勃朗的《夜巡》,他因这幅画得罪了甲方爸爸,订单越来越少,晚年落魄(关于这幅画B站就有介绍)。我们看了一些伦勃朗的画,与同期其他画家的肖像画相比,他的画比较粗糙,因此在《夜巡》之后,他的画风也被人所诟病。但是当所有不同作家的画放在一起时,你又不得不感叹,其实这种粗糙的画法并没有抹去人物特色。比如,下面这副他晚年的自画像,你依然能看出他的饱经沧桑。所以当我们跳出“像与不像”的衡量框架后,就能开始理解并慢慢欣赏印象派、立体主义风格了, 我觉得这种观点上的转变是本次博物馆之旅的一大收获吧。
- 《维纳斯与丘比特的预言》:这幅画非常的诡异,至少不符合我们的审美。虽然说我了解了画中形象的寓意,我也难以欣赏这幅画。那个老人代表了时间,那个踩着荆棘还一脸笑的小孩代表愚昧,右手边的女孩是蛇的身体代表欺
- 毕加索十四岁的画作和立体派:看了毕加索十四岁的画,我觉得他的技术绝对是一流的,如果十四岁能画那么好大概有志向的就得寻求突破了吧。国家美术馆在搞一个特展,把毕加索《持书的女人》和他这副画的灵感来源--安格尔的《Madame Moitessier》并排挂着。
- 梵高的向日葵和白色星空,其实螃蟹很写实。向日葵前围了一堆人,我们问那个小姑娘为什么向日葵好,她说梵高的画回归了绘画的本质,就是颜色和线条,一些奇怪颜色的堆叠,也达到了某种平衡。比如向日葵的黄色,和黄色的背景,黄色的桌面,还有下面这个螃蟹,红绿配竟然也不突兀。
- 英国最受欢迎的本土画家Turner: 2005年,由BBC发起的公众投票中,他的《被拖去解体的战舰无畏号》被选为“英国最伟大的画作”。 据说英国脱欧时,就以认不认识Tuner的画来判断这人算不算是英国人。
- 关于中国画为何以写意为主听到的答案 大概是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人没有学会透视,所有没有办法画出写实立体的的人
- 如何欣赏现代艺术:what and how
- 莫奈的睡莲和大本钟: 远看发现真的时波光粼粼的水平,第一次发现印象派的好
- 马奈的挑衅和SQ:马奈被印象派推崇,但他的画都非常的难以理解
- 拉斐尔的风格: 人物秀美。达芬奇运用阴影所以人物都显得神秘
- 《时髦的婚姻》英国画家威廉·霍加斯:绝赞的油画连环画,强烈推荐看下这个画要表达的现实主题,这绝对是我们从不知道的领域。
- 《外交官》:通过细节能知道这两个人在什么时候开会,几点开完等等
结束完四小时的讲解,我俩去了个被某红书吹上天的龙虾店,真的超级一般。。。还有那些说分量很足,一个套餐嫌多的,我真的只能说佩服你们的食量。一次次跟着我踩雷后,老宋对某红书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吃完饭继续回国家美术馆回顾我们看过的画。晚上看亲爱的埃文斯,讲青少年的复杂心理压力,人哪怕是家人之间的无形距离和亲密。我觉得很一般,主演演的还算到位,但是唱的真的弱了点。如果你以前没看过音乐剧,我强烈建议你不要看这个,这绝对不是音乐剧的标准水平。
最后,所有的画都是拍摄于英国国家美术馆,没有修图,不用做商业用途。此文中涉及的观点有些来自与我们的导览,有些来自于B站各种视频,此文用作个人学习用途。
最后的最后,特别感谢这些免费的博物馆,让我这样的普通人得以看到真正的艺术。另外,国家美术馆的网站上,你可以搜索相关的画,看到高清细节。
https://www.nationalgallery.org.uk/paintings/search-the-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