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重庆那些年(2008)
2008年,我在狮子山聚贤2栋4楼宿舍的上铺中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地震,那剧烈的摇晃让从未经历过这地质灾难的我们一时间措手不及,丝毫没有什么反应的概念,如果成都当时是震中,我想我已经不能再坐在电脑前码字了。大地震的当天晚上,我们学校全部学生都拖着席子和被褥睡到了几个大操场上,更有甚者居然带了帐篷,虽然事关国体灾难期间,还是有学校的学生缠绵着儿女情长,第二天操场上发现的多处疑似使用过的不明橡胶制品就是最大的作证。应了鲁迅先生那句深刻的话,人间的悲喜并不相同,那些在操场上寻求刺激的男女,哪里有一点在远方生离死别的人们的心境。

1月30日,更名成立的重庆诗仙太白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在万州挂牌。在重庆白酒行业唯一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的重庆诗仙太白酒厂由重庆轻纺控股(集团)公司整体收购并进行全面重组。
诗仙太白这个酒,据说曾经被指定为重庆党政机关的专用接待酒之一。我曾经见识过这酒的一种,透明的酒瓶里立着一个小人,形象嘛自然是根据谪仙人的样子来仿制的。当时有个喝酒的朋友打趣说这是遂了太白的愿,与酒为伴长相守,但愿长醉不愿醒。可我怎么看都像是在受刑,把人泡在几十度的白酒里,还密封起来,这寓意就算是老李本人,也不会乐意接受的吧。
说到诗仙太白,再说说重庆的本土酒。撇开重啤集团的啤酒外,重庆本地著名的白酒品牌我还听说过的有露华浓、石松、涪江、江津老白干等等。作为一个不懂酒的人来说酒,我只能说我觉得白酒真的喝到最后都一个结果,就是醉,然后吐,然后倒下。撇开品牌,到现在我记忆里最深的一种酒来自当年在区县的时候去村里喝的村民自酿苞谷酒,据说接近七十度的度数,加上一吞就烫喉咙的烈感,足以让我铭记一生。高手在民间,烈酒藏江边。

2月的第十八天,江北区在全市率先实现城市学生义务教育免费。随着观音桥商圈的蓬勃发展,21世纪的江北区已经成为了重庆的经济强区之一,义务教育免费这种需要经济基础作为后盾的政策执行落地在这里率先生根落地也就不难解释了。
可惜的是08年我已经离义务教育很遥远了,只记得当时回家父母也曾聊起过,说学校已经免收学费了。在义务教育还没有免费的时候,我们上学还是交现金,作为一个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独自报道交费的学生来讲,我对开学交费这事是驾轻就熟毫不费力。哪怕当时一二年级贴身衣服里面揣着“巨款”,仍然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毫无畏惧。现在想想也对,谁能想到父母会让一个小孩自己带着现金交学费呢。对于个人的成长来讲,我感谢父母当时的繁忙所做出的这样的决定,这恰好让我能够早早地独立,更好地养成自我完成事务的意识。小孩子,就是要放手让他们去承担,他们才会更快地长大。

3月6日,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举行周恩来纪念碑揭幕仪式,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纪念碑宽5.5米,高3.5米,碑体为山形,由汉白玉和大理石构成。
坐落于红岩村13号的南方局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周总理在重庆工作期间在这里驻扎了很久。纪念碑的山形碑体也就是重庆这座城市的象征,象征着这里的山水曾经和这位伟人一并矗立。我到红岩村去过几次,总理伏案工作写下我的修养要则的桌椅还历历在目,那些艰苦的岁月,成就了和平发展的今时。
那个年代的人们的精神意志,真的需要后来的我们更多地去领悟去学习。他们身上都有着中山先生“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的执拗。格局、境界都不是现在选择躺平安于现状的国人可以比拟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也就最多不过三万多天,别把几万天都变成一天吧,那多无趣啊是不是。

4月快结束的时候,黄水林海、巫山奇峡等12个自然景观和磁器古镇、丰都鬼城等12个人文景观被评选为自然和人文的“巴渝新十二景”,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和夔门雄关被评为巴渝标志性传统景观。
黄水我是前几年去过,说林海,那确实是有的,而且这地方确实神奇,是真凉快,而且没蚊子。不过周边几个景点以及黄水镇上配套并不行,完全不能达不到一个避暑胜地的承载需求。我记得最清楚的是那些卖东西的店家自己说的,就是这两个多月,来养其他十个月,由此可见现在生活好了的重庆人民,选择避暑的愿望有多么强烈。一到夏季,蜂拥而来的十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真的是各个避暑的地方政府所需要考虑的重要时间点的重点人群。
巫山奇峡,个人觉得应该主要是指的大宁河小三峡,毕竟巫峡也不能算是巫山独一份。大宁河小三峡因为三峡工程水位抬高,以前的小三峡也经历了变换。但是碧水青山的感受还是有的,小三峡的静谧悠远也是在的,行船过水,体会的就应该是那穿行浏览的心情,而不是非要看个什么神奇怪异的景。坐在船舱内,听着导游唱一曲,放空自己放松身体,巫山行云万般由你。

6月18日,重庆外环高速公路头号控制性工程施家梁隧道贯通。该隧道是当时国内在建隧道中最长的三线大跨径公路隧道,左洞长4303米,右洞长4267.5米,高8.12米,单洞宽17米,双向6车道。
在取得驾照以后,我曾开车多次往返于施家梁隧道,每每在隧道里面开到120码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和兰海高速拥堵的限速80码实际可能高峰期只能开20码的北碚隧道相比较。不得不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高速路上的隧道,可能只有外环一线才真正配得上高速二字。
想想我曾经经过的重庆境内的隧道,大都是限速80公里/小时。作为多山的地界,每每需要坦途和近路的时候路桥施工方就只有一个办法——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再一次在人类改变世界的细微处深有感触,以前的愚公移山终究只是传说,现代的穿山覆水早已变成现实。但是人类在改变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也在改变着我们,也许很多时候只是我们不愿意选择去面对现实而已。

7月8日,举行红岩魂陈列馆开馆仪式。总馆展览面积4266平方米,分4个展区,展出图片1300余幅、文物1300余件。
红岩精神,作为特定历史阶段在国统区斗争中所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早已经成为了某种意义上重庆的代名词之一。“11.27”大屠杀的惨烈,杨虎城、宋振中、江竹筠等为代表的先烈在我们从小的书本里已经深切地照射进了我们的灵魂。重庆这片土地上所流淌过的先辈热血,足以让每个在这里长大的人去铭记去感怀。
我曾经在烈火中永生的浮雕前驻足停留,看着一个个雕刻在壁上的头像若有所思。是什么样的意志和向往,才能让他们做出如此重大的牺牲。我似乎有理解,却实在无法感同身受。罗曼罗兰的那句名言浮现在脑海,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我想,作为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我们,只能在不停止的热爱和追逐中,才能够体会到他们的一些些同感了。

9月下旬第三天,乌江彭水水电站1号机组正式并网发电。乌江彭水电站是重庆市最大的水电站,电站总投资121亿元,建设5台35万千瓦的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75万千瓦。
近些年我才去过渝东南逛了一圈,彭水是旅途的最后一个点。沿着乌江画廊一路驶来,着实给我枯燥的驾驶时间增添了不少趣味,眼里不再只是黑色的山石和灰色的公路,青绿江水映着蓝天白云,大有一种置身长卷的精彩。
到了彭水县城,在酒店俯瞰,恰好能够看见乌江和郁江的交汇之处,乌江青,郁江黄,很有一番朝天门长嘉汇流的复刻风光。问了彭水的朋友,说是可能因为上游的电站让乌江流动更畅所致。流动起来,不仅不腐,还可更清,人生何尝不是,坐以待毙,只有混吃等死,不断折腾,总有奇遇可循。

11月3日凌晨起到4日中午,主城区出租车因受阻不能正常营运。据调查,停运主要有出租车公司擅自向部分驾驶员增收每日管理费、出租车驾驶员认为出租车起步价较低、出租车加气难和“黑车”非法营运等4个方面的原因。经过多项措施,5日清晨8时出租车全面恢复正常营运。
重庆出租车停运那天,我是有所耳闻的。虽然当时身在成都,但是重庆的朋友一大早就发微博吐槽早上打不了车害得上班迟到,后来便在网上看到出租车停运的新闻。现在回想起来,当年的出租司机停运,确实是四个原因引发的长期矛盾导致的。
公司加收的管理费,重庆出租车司机称其为“板板钱”。以前坐过出租车的重庆人都知道,在出租车的对讲机里面,司机们经常说的就是板板钱都还没找到之类的言语。起步价的话,我记得我有钱打车的时候出租车的起步价是8块,不过要收2块燃气附加费,也就和现在的10块起步价相等了。
至于加气难,那是真的难,以前滨江路上的加气站,经过的时候总是停满了“黄色法拉利”(重庆出租车别称),把加气站堵得水泄不通。我还坐过一次免费的出租车,因为那司机为了加气让我等了半个小时,最后嗯是没好意思收我钱。

最后,说说这一年避不开的话题,那就是8月8日的北京奥运会开幕。申奥成功的代表团欢呼雀跃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而李宁持着圣火环绕点燃火炬的身影已经近在眼前。中国之大,不止千里江山万里江河,更在华夏儿女的广阔胸襟。国之日盛,民之所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