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不识月,把酒问青天

幼儿园里老师们带着小朋友们做了月饼。小丸子带回家一块,小小圆圆的,我们分而食之,味道还不错呐。
她仿佛有点遗憾地说:这块不是我做的,我做那块别人拿走了。我安慰她:是因为你做那块特别好看吧。她不语。我看了家长们在群里发的照片,月饼的样子是很像的。所以她并没有觉得自己做的比别人的好,但还是想和家人分享她亲手做的那块,我有点理解她的心情。
读完了一本《好奇的乔治去玩具店》,关灯,小丸子还有点不想睡,说:妈妈,我们可以说会儿话吗?我说,好,你今天在幼儿园开心吗?想引导她说说怎么做月饼的。她在床上鲤鱼打挺,几乎兴奋地要蹦起来:开心,非常开心!
为什么这么开心呢?她安静下来,说,我们做了小月饼,还做了大月饼。忽而,她问我:妈妈,你知道#%¥##&唐代李白吗?我没听清她前面说了什么,就问:是静夜思唐代李白吗?她说不是,那是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吗?这个当然更不是了,那是月下独酌唐代李白吗?她又说了一遍,这次我听清了:古朗月行,唐代,李白。噢,这个我知道,我知道。
小丸子又说:宋老师会背这首诗。话里带着点倾慕的语气。我赶紧向她表示:我也会,我也会。“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这首诗后面还有,但意象从雄奇瑰丽逐渐转为有些凄怆,估计老师不会给他们讲完的吧。
我背完,小丸子满意地说:答对了。又问我,妈妈你还会哪些?我说:我会得可多了,跟中秋节和月亮有关的我再给你背一首,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每次我背到这里,她就来捂住我的嘴,自己开始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可是背完这两句就不会了,只好无奈地松开我的嘴。这次又是这样。我拿开她的手,终于把整首背完了。她笑嘻嘻地说,我也会。我说:那太好了,你来!她口出惊人语:小时不识月,把酒问青天。我哈哈大笑:这信口胡诌还真有点意思,小时候不认识月亮,举一杯酒祭拜青天,问青天月亮是什么。这么凑在一起,李白和苏轼怕也不能生气。她继续搞笑,说:“小时不识月,把酒问青天,作者,妈妈。”我们俩笑作一团。在暗夜里,小丸子的笑语,带来明媚好时光,我满心喜欢,只觉得杂花生树,草长莺飞。
古诗的确有一种特殊的魅力,或者说汉语五字一句、七字一句,比散乱地排列更容易记。
小丸子很喜欢绘本《肚子里有个火车站》,我在晚上给她读过很多次,书的前面有一页七字一句的打油诗。有一天在车上,我听到她竟然背了下来:美味食物进嘴巴,牙齿把它咬成粒。颗粒来到肚子中,精灵把它变成泥。火车厢被装满了,一路飞驰不休息。肚子里的火车站,每天都在陪伴你!
书最后一页,也有七字一句的顺口溜:糖果虽然块不大,处理起来也很难;骑着豌豆跳跳跳,小精灵们好喜欢……她也记下来了。每次我读这本书,前面后面的顺口溜部分,她总是要求自己读,可能就是因为喜欢那个节奏和韵律,读得多了,居然就背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