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色:燋茶

燋茶,中国传统色彩褐色系之一。以树木烧焦后的颜色作为色彩词。
现在,一般写作“焦茶色”,很多人直接将日语焦茶 [こげちゃ]拿过来解释:黒みがかった,浓い茶色。焦茶色。浓茶色。甚至认为这是个日本传统色彩词,是舶来词。

以日本传统色彩来命名中国传统色是极不合适的。而且颜色也是不同的。
茶,是中国人发明,也是国人对世界的贡献。
自然,也对茶色不仅有深刻的认知,“茶色”也是由来已久。
唐 陆羽《茶经》: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清代阴幼遇《韵府羣玉》: 潭州铁色茶,色如铁。
连横《雅堂文集》:杯忌染彩,又厌油腻。染彩则茶色不鲜,油腻则茶味尽失,故必用白瓷。
清代小说《花月痕》里有很多“茶色”的服装描写:
第四十四回:我穿的是件茶色的绔夹衫 ......
第十四回:秋痕一抬头,见痴珠身穿一件茶色夹纱长袄…...
第十五回:掀起茶色纱帘。
第十九回:便叫人回去取件茶色湖绉薄棉祆,替他换上。
第二十回:见身上还穿着茶色湖绉薄绵袄,说道:“不凉么?
众多诗人也有对“茶色”的描写:
瓯香茶色嫩,窗冷竹声干。---唐岑参《暮秋会严京兆后厅竹斋》
来衣茶色袍,归变椹色服。---宋 梅尧臣《送良玉人上还昆山》
从古代文献记载来分析,至少在宋代就有“茶色袍”。
茶色其实有很多种,毕竟茶不同,色也不同。
焦茶色,应为“燋茶色”。燋,古同“焦”(1.物体经火烧或高热烘烤后变得枯黄或成炭样;2.焦东西的气味;3.黄黑色)。古同“灼”,火烧。这个色是黑棕色。
老青砖茶的颜色最为接近。

现代这个颜色依然是时尚色之一。无论应用在服装或建筑上都有极佳的效果:


染这个颜色还是比较复杂。先以苏木、紫檀、大黄、五倍子作染料,蓝矾作媒染剂,反复染色数遍。最后用少许皂矾作后媒染即可。
染匠黄荣华壬寅年中秋后两日于宋庄
作者按:这是正在撰写的《国色500色》中的一篇,有删节。请尊重原创,未经容许,谢绝转载。

大量读者还没有养成“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阅读后随手点赞,你的每一个“点赞”,我都当成了动力!
欲学习传统天然染色技艺,可报名参加将于9月24日至29日开班的第43期培训班。
专业师资,专业教材,专业培训,等待欲成为专业人士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