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针灸课笔记(39)- 足厥阴肝经之中医的肝脏观念、肝病与睡眠、大敦、行间、太冲与三脉
十五、足厥阴肝经

十五-1、中医的肝脏观念
1.胆经的气血流时间是半夜11点到1点,当气血来到第四趾趾甲旁的足窍阴穴时,正好是凌晨一点。这个气从脚的下方过来,到达大脚趾内侧,这是肝经的第一个穴道大敦。半夜一点到三点,是肝经的气血流注时间。
2.临床上看,很多人在肝经至胆经的这一段脚底部位痛,这是经与经之间的络。

3.胆结石痛都是在深夜十一点半、十二点发作。所以一般胆有病的人,这两个小时最难过。就像吸血鬼一样,每天半夜十二点准时出现。你不需要用大蒜,你只要把他的胆结石拿掉,这个吸血鬼就不会再痛醒过来了。
4.胆经的时症表现出来不见得是胆结石,可能是气喘、头痛、肚子痛、胃痛、后项痛、恶心等,病因都是胆结石或胆的问题,因为它是在这个时间发生的。下针胆经的俞穴,荣穴也可以。

5.中医有五行对五色:木火土金水-青赤黄白黑。这个理论会用在诊断、治疗,包括选取穴道及药物。
6.对中医的肝脏,我们先下定义。第一个观念,中医认为肝是青色的。因为木的属性是青色,就像树木一样。“臓”的定义是“藏”,把营养藏起来。也就是说,所有青色的营养都应该要停在肝里面。若现在肝的青色营养跑到脸上,导致脸色发青,就表示肝有问题。如果脸色发黄就是脾脏有问题,诸如此类。
7.第二个观念,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即眼睛的问题是由肝在管。我们的眼后有一条大筋,这大筋像一条水管,里面包裹着赤、黄、白、黑四条细筋,分别代表心、脾、肺和肾。这个大水管就是肝。


8.第三个观念,中医认为肝“其病发惊骇”,即肝有问题时,人会容易受到惊吓,会很害怕、很惊恐。
9.第四个观念,“酸入肝”。酸味有两种,一种是天然的、好的酸,一种是腐烂的坏的酸。两种酸味都会入肝,但腐烂的酸会伤身。所以腐烂的东西是不能吃的。
10.所有的水果从树上刚采下来时都是酸味的,因为它这时还属木;放到第二天就变成火,是苦涩的;第三天变土,这时甜味就出来了。若你放到第五天,酸味会再次出现,这是水果坏掉的酸。好的东西一定会腐烂的,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

11.第五个观念,全身的筋是肝脏在管。若跳到游泳池里,冷水一碰,脚抽筋了,这是肝在管;病人发癫痫,全身绷起来,也是肝。你要直觉地反应这些肝的问题。
12.第六个观念,在五音的宫商角徵羽里,肝音是发嘘。我们在练武术之前,先要给五脏排毒。肝脏毒怎么排?手摸肝脏,很自然地呼气,嘴巴发“嘘”,直到没有气时,把谷道(肛门)提起来,再最后发一声无声的嘘。因为没有气了,用内劲发出来的“嘘”才会把肝毒逼出去。
当你做对时,你发一次声,眼睛就亮一次,你可以感觉得到。嘘个三、五嘘就好了。你不要嘘到后来,眼睛都眼冒金星,不要太过了。
13.第七个观念,中医认为“怒伤肝”。生气容易伤肝,反过来,当你肝有问题时也容易生气。
十五-2、肝病与睡眠
1.人能眠,是因为血归肝。肝经的气血流注的时间是半夜一点到三点,这时血回流到肝脏里,所以人就能够睡眠。当你肝有问题时,常年都会准时在半夜一点至三点期间醒来,三点以后才能入睡。
2.不论是一点半、二点还是二点半,治疗的穴道都是一样的。我们有肝的俞募治疗,还有肝经的一些治疗肝硬化和肝癌的奇穴,以及一些肝止痛的穴道。

3.病人本来是每天晚上一点半起来的,在你帮病人治疗了以后,他变成二点、两点半起来,后来可以睡通宵了,这就代表治好了。那本来是一点半起来,结果你把他治成一点起来,这就是病在进,越来越严重了。
4.我在临床上看过非常多肝癌、肝硬化的病人,他们绝对不是在西医验血报告查出指数很高、确诊肝病那一天,才开始晚上一点到三点不能睡的,没有这种事的!他们早在两年前就在每天晚上一点到三点睡不好了。
5.在肝病之初,我们就下手治疗就很快、很简单。可是一般人不知道。光是有这一个气血流注的观念,要让你死在肝病就很难。所以大家要记得发扬出去。
6.我们方法很多啊!下针、用药,赶快把他治好,跟他说:“你少生气啊,多悲!”因悲胜怒(金克木)。这种人本来很容易生气,你就提他过世的祖母、让他哭,这样就平衡过来了。
7.所以中医也可以做心理医师。但你的五行就要很熟,不要搞错了哦!怒伤肝,恐伤肾,你再让他恐,恐又生怒(水生木),病就越来越坏。所以很多人心里很恐惧,嘴巴仍在发怒,就是想掩饰心里的害怕,这是相生的。
8.中医认为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当神魂魄都能各得其位时,人就一定可以睡觉。当有一个不守,人就不能睡觉——整晚不能睡觉是心脏、一点到三点不能睡是肝、三点到五点不能睡是肺。当你有了经络学和时辰流注观念后,马上就诊断出来了。

下处方也很容易:入肺的药,能治三点到五点的失眠;入肝的药,像酸枣仁汤等,能让血归肝,治一点到三点的失眠;入心脏的药,就让神回到心脏,整晚好觉。
9.如果用针灸治失眠,例如灸灸三毛穴,人就睡去了,失眠会好转,而且情志会变得很开朗。如果是吃安眠药,吃到人很抑郁,最后会很开心地自杀。
10.中医光是治疗失眠就有很多种,而西医不管,通通都吃安眠药。所以西医看起来好像仪器很精密,实际上动手时非常粗糙。中医看起来很粗糙,但中医有最完整、最详细的生理学和病理学的理论,所以速度很快。世界上人人都懂中医的话,不需要任何仪器,大家都可以做自己的医生。我最常跟病人讲,谁都不可以相信,包括我在内。但你一定要相信你自己,因为你的身体绝对不会骗你。
11.中医认为人要少眠。因为人睡多了会脑部充血,脑袋不是很清楚。西医不懂,认为睡觉的时间是八个小时。中医的观念里,睡觉睡得很短、很深的这种人很聪明。有人睡觉叫都叫不醒,闹钟叫、旁边的人叫也叫不醒,这是天生的愚笨。
十五-3、大敦穴(疝气、子宫下垂、性病、阴部痛)

1.大拇趾趾甲外侧的是脾经的隐白,趾甲内侧的叫大敦。这是肝经的第一个穴道。大敦是井穴,属木,肝经也属木,所以大敦是肝经的本穴。
2.大敦是很有名的治疗疝气的穴道。它为什么叫大敦,就是当有疝气、肠子坠下来时,你就是想蹲下去啊。这就是在告诉你:快下大敦!如果是左睾丸掉下来,你就扎右边的大敦,采对侧治疗法。针一扎下去,因为是趾头边很痛,一痛睾丸就缩回去了。
3.任脉督脉先不要讲,人体全身只有一条经络环绕阴器,就是肝经。
4.因为大敦环阴器,妇人月经崩漏、子宫下垂脱血时,可以用它来止血。
5.我遇到一个病人,他的睾丸一直旋转,里面很多的血管都挡住了,造成血不通,不及时治疗就会睾丸烂掉。中医认为这个病因在阴阳不相合,就下大敦嘛!直接下针就好。穴道很小,你不要拿三寸针去扎。
6.阴部的问题,像性病的阴头痛、阴茎痛、小便痛等,通通可以下大敦。
7.你只要记得任何阴部的病,第一个就要想到大敦。本穴无所谓虚实,通通可治。
十五-4、行间穴
1.行间穴正好在第一个脚掌骨和第二个脚掌骨交接的地方。你不要扎在高骨的中间,要扎在高骨的后方。
2.行间是荣穴,属火;肝经属木,木生火,所以行间是肝经的子穴。
3.行间穴下针很浅,一寸针就好了。
4.所有肝经的实症在行间下针。比如说肝里面有积,例如晚上一点到三点不能睡、右侧胸肋痛和胸胁痛、急性肝炎发黄疸等,行间都可以治疗。
5.当我们需要辅助增效时,最常用的就是取同一条经上相隔一寸的穴道。比如有妇人恶露不止、血崩或是男人疝气痛、阴部痛,我们知道行间的效果很好,如果再扎太冲,就能增加行间的疗效。

十五-5、太冲穴与三脉
1.太冲穴是肝经的俞穴。治疗肝经的时症时(按照时间发的病),例如病人一点到三点不能睡,荣穴行间也可以,俞穴太冲也可以。两个都有效。
2.太冲穴最有名的就是治疗妇科女人漏下、滴漏不止、大出血、月经不停。任何人跟你讲到睾丸痛、阴茎痛或女人阴道的问题,都可以在这边下针。
3.因为肝经络过阴器,到小便的地方,所以小便带血也可从肝经下手。小便带血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膀胱结石、肾结石或肾脏肿瘤。在治疗肝癌时,有一段时间小便也会带血

4.中医观念认为,合谷主气,太冲主血;人的左侧主血,右侧主气(男女都一样)。所以在人体左右两侧的太冲和合谷四个穴道同时下针,气血兼顾,称为“开四关”。
5.当有人因一条经或两条经引起的气血不和而全身痛时,就给他“开四关”。合谷、太冲一下去以后,那个病变的经络会显现出来,像捉贼一样。
6.我们再提醒一下对称治疗。有人跑来找你说合谷痛,你就扎他对侧的太冲,因为合谷跟太冲是相对称的。同样的,他太冲痛你就下合谷。右边太冲痛扎左边合谷。两个太冲痛,就下两个合谷。对称治疗时,无所谓补泻和虚实寒热。
7.一般来说,太冲是管血的。所以左脚的脉感比较强,有时右脚的按不到。
8.我们脚上有三个血脉:第一个是太冲脉,第二个是冲阳脉(足阳明胃经的原穴),第三个是太溪脉(在足内踝后方)。太冲脉是管血、管肝脏,冲阳管胃气,太溪脉管肾脏。这三个血脉,有脉则生,无脉则死。如果他没脉了,你知道他快死了,还是要想办法去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