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旅行时做的三本小手工书
从前孩子小的时候,旅途中攒下的各种小纸片都一股脑儿带回家才整理,现在孩子大了,随身带着小本子,可以自己即时处理这些资料了,我也就地取材与时俱进了。
这三本小书的底板都是用购物袋做的。将纸质购物袋拆开,撕去提手和连接处损坏的部分,整理成一张长方形的大纸,再依据已有的折痕和自己的需要,将它折叠成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必要处用胶粘合或用纸胶带固定。

三本小书都是以剪贴为主,素材来源于:测核酸的小卡片、车票、门票、印章、报纸、饮料杯套、吸管包装、购物袋、封口贴纸、商品吊牌、食品包装、餐具包装、广告卡片、单张或折页、明信片包装、旅行指南小册子、广告贴纸、纸胶带等等。
这些印着文字或图画出没在我们身边的小纸片记录下了我们在武汉的生活。
-1- 《在武汉》
底板是我们在武汉常去的一家面包店的纸袋。





封面正中是落地武汉那天在高铁站拿的核酸采样小票,从此开启了先“三天两检”再“五天一检”的别样暑假生活。

除了天天吃快餐,偶尔也会吃个大餐,比如说:小龙虾。

法式甜品店里有一款叫“智利印记”的蛋糕令我们印象深刻。

-2- 《十大镇馆之宝》
这本书的底板是最常见的服装连锁店的牛皮纸袋,折成了一座联排小屋的样子。

素材全部来自于从湖北省博物馆拿的宣传单,以及盖的印章。

1.曾侯乙编钟 2.越王勾践剑 3.郧县人头骨化石

4.云梦睡虎地秦简 5.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 6.崇阳铜鼓

7.虎座鸟架鼓 8.石家河玉人像 9.曾侯乙尊盘 10.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3- 《武汉惠游一夏》
底板是当地一家连锁面包店的纸袋,用最简单的风琴折折成。

素材主要来自于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宣传小册子,以及在各个场馆盖的印章。

根据惠游政策,市民和游客可以获得武汉各个景区、演出活动的免费或打折门票。

辛亥革命博物院里可以盖到许多纪念章。

武汉大学樱花邮局内也有许多印章盖。

惠游政策也惠及到了外文书店和视觉书屋,没想到外文书店也有许多章可以盖。

视觉书屋的小卡片很精致,为它搭配的贴纸出自于艺术家吴超为第二届时代美术馆社区艺术节创作的动画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