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周
现在是第三十周周三,我在202工位。
上一周的周记拖到现在才写,其实本打算干脆不写了,等到这周日和三十周的一并写算了,想想还是别偷懒,也算是一种坚持(虽然不一定有意义)。
之所以拖到现在是因为忙着大组会,上周一找完刘老师汇报,之后周一周二又找赵老师交流,最后确定切向位移还是只能用增量法自开始接触开始算,然后是电脑到了弄了一天电脑,下半周编程序,换了个稳定初始构型,做完这些补充工作周六休息一天,周日开始做PPT,周一改,周二上午又改,周二下午组会汇报。汇报完休息一晚上,看电影“寒战”,到今天只看了看单词,算是边学边玩(其实玩感觉也不好)。然后拖拖拉拉到现在。
还是说说组会吧,这毕竟是这一阵子最影响我心绪的事情。上周宋老师跟我说这一周我汇报,刚开始感觉很心累,因为工作做得不多,尤其是跟上周组会同学汇报的工作来对比,根本还处于开头,过一两天感觉光紧张也没什么用,不如做了多少讲多少就是了,做完PPT,改PPT的过程又非常头痛,自己这方面的能力还是很欠缺,PPT很多处地方自己觉得做得还可以,但是在赵老师看来提升空间还很大(其实是不及格的委婉说法),改着改着觉得很心烦——本身就没做多少工作吧,PPT又做得老是不太好,尤其是组会汇报完,刘老师还跟我说周五去找他一下——专门说做PPT的事,诶。。。。。。
组会汇报还行,但是回答问题很一般,其实我汇报的中间听到魏院士在讲话,让我有点心慌——本来这个组会汇报就是老师们听,刘老师已经知道我的工作了,另一个我需要汇报的就是魏老师,汇报之前赵老师又再三强调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当时的感觉就是,我的工作本身没有引起魏老师的兴趣,汇报的又没有精彩到吸引他听下去。当时我觉得挺没劲的,我不知道会议室的其他老师同学有没有听到魏老师讲话——我想是听到了,会议室就那么大。我不能停下我的汇报,为了盖过他的声音我只好说的更加大声,而且我越来越紧张。还好北大的课题组是腾讯会议参会,如果是同处一间会议室,我想我可能会很麻木的汇报下去,总而言之一句话——您下次在别人汇报的时候讲话记得闭麦。。。。
开完组会与赵老师一起出来,赵老师说:你汇报的时候把你自己的工作说了百分之七八十,但是回答问题的时候只回答了百分之二十。其实是魏老师那个问题我没听懂是什么意思,我已经在汇报里面多次说了我需要自己编程求特征值,但是他的问题又是你需要自己编程还是直接用软件?所以搞得我一瞬间不知道怎么回答,最后说的也不是特别清楚。院士这个身份还是太压人了,想到这是第一次在院士面前做一个汇报,我还是太紧张了,其实没必要,做学术讨论嘛,都是平等的。
总之,组会开完并没有觉得多轻松,只是觉得还有很多东西做的不够好,还需要集中精力学,坚持日复一日的做。
聊聊到力学所后的心态,一直在告诫自己:勿以物喜,勿以己悲,保持一个平衡稳定的心态是很重要的,但是这一点真的很难做到,我又想到那老掉牙的真理:你没有经历过,就很难理解。上上周组会上同门的汇报,着实很影响我,他的工作做得很快,很顺利,到上次汇报院士都说:你这个工作很完整了,可以整理整理投出来了。看看人家的进度,再看看自己的半摊子活,我当时只有叹气。到这次组会开完,感觉自己的工作很一般,也非常迷茫之后到底要做啥,刘老师说的方向到底能不能做,我也不确定,心情也很低落,这两天话也不想多说。
我设想了一个相反的情景,如果我汇报的很好,我肯定会很高兴,会很兴奋,会很多话,很多玩笑——却并不在意人家的心情。想一想我自己真是无可救药——情绪完全写在脸上,做事情很受情绪的影响,这真是自小到大都是如此,也只能安慰一下自己,今年还算是比以前好很多,还算是成长了,只是本性的确难移,还要假以时日。
说说英语学习,最近英语学的很不好,连续两三周的周记都说要下一周要提高效率学英语,但是也并没有,每到晚上,懒筋似乎就开始发动作怪,就硬感觉像不想学,五天里面只怕没有两天是有好好学下来的。词汇太难记了,一天一个List简直要命,前阵子安慰自己说先别管它,先把书全整理一遍,现在觉得,昨天的词今天就忘记,之后再复习的时候还不是跟第一遍记一样——诶,但是又能如何呢?总之赶快坚持进度,先把事情做完,别半途而废,好在已经记了37个List,只剩最后10个了。
难受了一段时间,还是要好好做自己的事情,学自己要学的东西,毕竟都是自己的选择,别人做得好与坏是别人的事情,无愧于己就好,最后能完成自己的目标就好,真要比较起来,Hertz 23岁用圣诞节的工夫就推出接触模型了,我才哪到哪?大家都是普通人,做好自己的工作,开心点,就足够了。
还有一个要说的点就是,注意自己的学习效率。因为办公室全是熟人,所以常常会有这样的想法:“他们都还没来,感觉自己很努力”、“大家都在学,自己想学又学不进,玩又玩不起来”、“刚吃完饭,王志文叫我打回原神,那就打会吧”。办公室人头熟,大家聊起天来也容易聊的很high,如此负反馈下来,就更不想学了,尤其是晚上——你想借着办公室同学们一起聊天放松会再学,其实越放松越不想学,还是要约束自己,投入学习就要专心,瞎玩只是浪费时间,其实玩也不是浪费时间,只不过把时间比作资本的话,我现在无法负担挥霍的代价。
再一个,自己身边人太熟了,就很容易从众,尤其我本身又属于非原则性都“差不多”的,和大伙们混在一起也浪费很多时间精力金钱。尤其这里吃饭很贵,每次一到外面吃一顿就人均上百,还不见得能吃好,所以这种让自己花起来心痛的钱就不要跟着大伙一块花了,不如省下来,买买书,买买用品,给家里花点。自己想要坚持的锻炼计划也因为溺于打乒乓球而很久没有做了。打乒乓球确实能获得很多乐趣,但是不可能达到我想要的效果——人更健壮一些,更有肌肉一些。所以还是不能抛弃项目锻炼,而且打乒乓球容易打得时间太久,也算间接导致最近睡得又有蛮晚,十二点半睡根本没达到。诶,我就是如此,打乒乓球打得忘记时间,躺床上看闲书又看得放不下,于正经事上又没此种激情——兴趣既发展不到高超水平,专业更是普普通通,真可谓“志大才疏”。
总结一下,近来状态并不好,有以下需要注意:1、踏踏实实做自己的,别想太多其他没用的。2、提高学习效率,学起来要达到高中自习的水准(尤其是英语这一块),别老跟办公室同学聊天。3、找回好的生活节奏,接着开始锻炼,而非放纵欲望,一直偷懒。
最近看完何兆武的《上学记》,现在在看《沈从文的前半生》,都是好书,不多讲了。只说一点,也许是我私心作祟,总觉得是不是因为成长环境的原因,何兆武在青年时代就显得更加温和从容,而沈从文则情绪相当浓烈,他总说自己是个乡下人,应该也有负气的成分在——看我这个乡下人,写出来的文章倒不比你们差。
依旧附几张照片吧。




-
Berger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15 15: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