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保皇党登台(1)——宣战
阿霈掌管岳城之后,顾公馆外发现了飞贼,又发生了顾轻舟从天而降事件【2.3-5】。阿霈作为城主被人跟踪,偷袭,他的对手应该是长亭。顾轻舟从天而降事件,应该是长亭在谋略线登场的第一个事件。
八月十一,霍钺霍拢静来探望顾轻舟,阿霈把霍拢静的问题放到了明面上。【司行霈……看了眼霍拢静,道,“你这个妹妹,是不是保皇党培养出来的杀手?”(163)】
霍钺居然没有否认。【霍钺则笑了笑,往前一站,挡住了他妹妹,对司行霈道:“有些事,看破不说破方是君子。”(163)】要知道霍钺是一个说真话的人设。他说【看破不说破】,点出霍拢静真的出自保皇党。
霍拢静是保皇党这个信息丢出来之后,阿霈霍钺都没有深究,直接转向了能不能追求顾轻舟这个问题。我认为,这说明在他们之间,保皇党的轨迹,保皇党的本质,保皇党渗透的深度,他们都心知肚明。保皇党的问题不需要再谈了,眼下能做的只有界定敌我这一步。
这不是很有趣吗?霍钺自己不能把妹妹培养成杀手吗?霍拢静不能是别人家的杀手吗?非得是保皇党的?
说霍拢静是明药第一次正面提出保皇党的问题。但是这个引入几乎没有铺垫,很不符合明药的笔法。我的感觉这是因为前文中和保皇党有关的信息删掉太多了。这个时候保皇党已经怼到脸上,无处可躲,删无可删了,明药只能正面写保皇党。
我认为,顾轻舟摔伤之后霍钺来访那一段,本来是长亭带着霍拢静来访。因为阿霈知道长亭的来意,两个人对面必然剑拔弩张,要直接抢顾轻舟。这时候顾轻舟受重伤,只能旁观。那么这一节应该是和太原篇阿霈去平野将军府抢重感冒顾轻舟(884)的原案。顾轻舟重感冒时候,是抢方阿霈得逞。那么原案中应该也是这样,抢方长亭得逞了。最后的结果应该是顾轻舟被关在长亭家中养病,直到恢复。
如此,阿霈必然保留顾轻舟的意愿,和长亭要将阿霈顾轻舟拆开的意愿,形成二元对立。阿霈长亭在争岳城这件事上,也是剑拔弩张,正式开战了。
顾轻舟从天而降事件,是阿霈遇刺。阿霈没死,是因为顾轻舟救他。顾轻舟完全倒向阿霈一边,成为了长亭眼中的问题。
为了说服顾轻舟,长亭掀起了鸿豫案系列事件。鸿豫案和蔡景纾旧信是一条线上内容。其最后一个事件是红玉案,它的最终结果是引起阿霈顾轻舟的对立。所以提起鸿豫案是为了拆开阿霈顾轻舟。鸿豫案的内容见【32-3】,此处不展开。
阿霈为了说服顾轻舟,开始调查顾轻舟的身世。他想要向顾轻舟证明,长亭所在的保皇党从一开始就是利用她,而不是关爱她。
所以鸿豫案和顾轻舟身世调查事件,构成阿霈长亭对立的两条主要支线。
十月初三,长亭的战书送到了花园洋房,阿霈新官邸的大门口。【副官进门而入:“少帅,早上有一锅汤放在门口,说是给少帅的生辰礼。”(164)】这就是后来我们熟知的人头汤。从顾轻舟的视角下去就是人头汤如何恶心了。但人头汤的象征意义又何止于此。
【人头是谁,司行霈也不认识,这是示威的。……司行霈的敌人太多,他也不知道到底是谁这么大胆敢挑衅他。(165)】这两句应该是糊弄傻子的话。专门送个头来惊吓阿霈,就是要阿霈能够认出来。阿霈的敌方中,这么喜欢恶心人的只有保皇党。
阿霈是指挥官。能够送给他的人头,必然是他麾下要紧的大将。【那人头的嘴巴被针钉着,唇角上翘,是个笑嘻嘻的模样。(165)】专门强调了嘴巴,无非是说两样:此人严守秘密被杀,或者此人在重刑下漏了情报。
从保皇党得意洋洋的状态来看,他们抓了阿霈的大将,获得了机密,还占了阿霈一块要紧的地盘。保皇党先宣战,外围的战争已经开始了。
~~~~~~~~~~~~~~~~~~~~~~~~~~~
2.3-5 顾轻舟从天而降事件
(1)入场 https://www.douban.com/note/837614786/
(2)可能的结局 https://www.douban.com/note/837645322/
(3)托命 https://www.douban.com/note/837740718/
(4)心证 https://www.douban.com/note/837741803/
(5)起因 https://www.douban.com/note/837898806/
已发表部分索引目录 https://www.douban.com/note/758595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