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影评:贾木许电影中的反主流
编辑按:
美国导演(剧作家、编剧、摄影、作曲、演员),将低成本制作拍出了特殊的韵味——冷漠疏离的意象,漂泊流浪的情结。
吉姆.贾木许17岁从俄亥俄州的阿克伦来到纽约,先是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英语,后来在没有任何电影从业经验的条件下,被录取到纽约Tisch艺术学校学习电影表演。贾木许还在巴黎深造过电影表演。1980年,以助理身份参加了影片《水上回光》的拍摄。2年后自编自导并独立制作剪辑了《长假漫漫》,粗略算来,这部影片一共花去他15,000美元,这是贾木许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在电影圈闯荡一阵后,贾木许遇到了德国电影制片人Otto Grokenberger,后者向他传授了全新的艺术操控手段,这才有了后来极富刺激性的影片《天堂陌影》。《天堂陌影》在1984年的法国戛纳电影节上得了大奖。
贾木许的独到之处,在于他能将低成本制作拍出特殊的韵味。

【正文】
成长在俄亥俄州的贾木许生于1953年,也正是美国战后垮掉的一代崛起之时,其青年时期大量阅读垮掉派的文学,又恰逢六十年代美国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贾木许深受社会和文学中的青年反叛精神的影响,从而也产生对现代性的困惑。
他大学期间前往法国留学,在远离美洲大陆后又受到了六十年代欧洲及日本电影的影响,对经典好莱坞大制片厂工业流水线式的影片模式感到怀疑,这大概也是他后来坚持走着独立电影创作道路而不与商业妥协的原因。

贾木许处女作《天堂陌影》正是美国独立电影里程碑之一,打破传统好莱坞的电影制作模式,塑造出一个疏离冷漠的现代世界。也如同《在路上》一般,现代奥德赛传奇将是破败荒凉的,荷马神话《奥德赛》中英雄奥德修斯历经千辛万苦返航归乡,然而在中产家庭观念被逐渐遗弃的现代而言,青年们都急切地想要逃离家乡与出走远方。青年们向往着“在路上”式的漂泊生活,而人来人往的繁荣大城市背后却是冷漠的,家庭感淡薄,古希腊的神话放置到现代后则被扭转,反英雄、反传统、反文明的叛逆创作屡见不鲜。贾木许的电影是现代性焦虑的某种投射——对于电影工业、都市空间和人际关系的焦虑,也宛如创造了一个现代的失落破败的奥德赛图景,讲述着关于远离家乡、无法融入人群、认同感缺失的现代都市故事。
维姆·文德斯曾表示“产生自制片厂系统的集体叙事。将电影与其他媒体的大叙事连结在一起的所有虚构故事,都是这个集体叙事创造的。” 而集体创作的影片之下,自然是有固定又经典的叙事方式来取悦与引导观众。大概也是作者身份和大众文化工业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贾木许留学期间受到法国新浪潮作者电影的不少影响,或者也可以说是其发现欧洲电影中注重创作者的个人情感表达和存在主义精神更符合贾木许的个人表达偏好。

而回到美洲大陆后开始创作生涯,贾木许则倾向于身处美国电影工业中对商业类型片进行反省。好莱坞经典商业电影的叙事模式与公众间有着成规而稳定的联系,叙事模式指涉历史文化且能营造出特定的社会空间,既是迎合观众又是引导观众的。一方面是通过强戏剧冲突和情节悬念铺设出的线性结构叙事来满足观众的共情想象和追求娱乐刺激的需求,而另一方面则是不断重复自身固有的排列组合模式来引导观众进入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中。如此说来,成规的叙事模式是一种主流的权威,更是现代文明与秩序的象征之物。颠覆传统叙事方式,多少也是一种反权威、与主流相对立的行为。
然而贾木许的叙事创新虽是冲击着好莱坞经典商业电影的叙事模式,但实际上终究还是温和的。或许是因为80年代已不同60年代时社会上弥漫着反动和叛逆,70年代末各种社会运动以妥协告终而保守主义逐渐抬头,某种程度上而言,社会对反抗和现代性的失望也与贾木许的私人情感相融合。而相比满怀叛逆的地下先锋电影而言,贾木许影片的叙事中反倒加入了更广阔和温顺的人文关怀,但大概对其而言也只有在讲故事上做出各种叙事的尝试才能表达一种全球性的对现代社会的困惑和迷茫,而归根结底这种显露的迷茫和困惑还是站在主流对岸的。

尽管到九十年代美国独立电影人开始走向商业大众,贾木许还是坚持着自己的创作与制作模式,始终与主流市场格格不入。尽管新世纪后的作品褪去了前作时的空灵感和创新性,但仍旧不乏诗意与其对人生世界的哲思。而其八九十年代的影片,不管是《天堂陌影》还是本文提及的《神秘列车》《地球之夜》,抑或是后来的《离魂异客》,皆是以一种反主流和反传统电影体制的姿态来描绘一个逐渐衰落的现代奥德赛图景。

或许相对不少电影人激烈而先锋的表达姿态不同,贾木许对传统电影工业的叛逆行为是温和的,也如其电影氛围一般的清冷和淡漠。而其实片中人的疏离感也和戏外相对应,贾木许一直无法融合至整个美国电影史中,他的电影是完全的独立和个人化,尽管后期显得有点单一与重复,不过毕竟超越自我的创作姿态并非贾木许所追求的。而其影片中表现出对美国现代化困境的疑虑以及排斥和追寻交织的矛盾心理,但其意图终归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贾木许既非要摧毁主流价值观,也非要回归于其中,他保持困惑并长久地停留于此地,通过喃喃自语般的创作展现其心中虚无的现代世界,一个暂时的却又永久的定居所。【完】



-
发条辰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16 19:4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