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少用社交媒体的好处

译者编:如本文作者所言。在有关技术与文化的写作中,谨慎引用科学研究结果是必要却也难把握分寸的一项挑战。今译此文,以供相关领域写作者借鉴与思考。
在我关于技术与文化的写作中,我总是尽量谨慎地引用科学研究。因为在我们无 休止讨论数字化创新这个话题时,所涉及的问题是微妙的,且往往关系到深刻的人性。任何试图精确地量化我们从屏幕另一边所得所失的尝试常让人感到不安与无趣。
然而,当我真的看到一项执行过程十分严谨,且提出了清晰而令人信服结果的研究时,我也确实乐意将他传播出去。因为每一根这样的“实心支柱”都有助于我们应对当下的争论,并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可供理解的认知结构。
这让我想到了一篇颇有意思的新论文。这篇论文由巴斯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撰写,并于上周发表在《网络心理学、行为学和社会网络》杂志上。这篇论文的题目是“停用一周社交媒体能够提高幸福感,减少抑郁与焦虑”,这篇论文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部分原因是因为其简约的设计。
正如我去年秋天在《纽约客》杂志所写的那样,现如今关于社交媒体和心理健康的研究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它们往往依赖于分析现有的大数据组。而要从那些庞大的数据中找到强而有力的社会心理信号是很困难的,因为研究所得出的结果会因(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所问的具体问题的不同而产生巨大变化。
为避免这些问题,这篇新论文的研究者们使用了一条控制人为影响因素的“黄金律”——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人员收集了154名平均年龄为29.6岁的志愿者,将他们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前者被要求停止使用社交媒体一周(重点是Facebook、Twitter、Instagram和TikTok),后者则没有得到任何指示。
在这一周结束时,研究人员发现两组人员在幸福感、抑郁和焦虑方面存在 “显著的组间差异”,而干预组在所有三个指标上的表现都好很多。即使在控制了参照物数据(译者注:baseline scores,译者不懂相关术语,请读者指教),以及年龄和性别之后,这些结果仍然有效。
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通过减少花在Twitter和TikTok上的时间,研究对象在抑郁和焦虑方面获得较小但仍然明显的改善。但若想要达到最大程度的改善,唯一的选择就是完全停止使用这些社交媒体。
请注意,我不认识这些研究人员,而我所信任的该领域的专家也没有做过类似的研究,所以我不能断定这项研究的结论是否可靠。但考虑到其简约的研究设计以及其揭示的显著成效,实验传递出信息似乎很清楚了:社交媒体有害心理健康。二者也引发了一个亟需答案的后续问题:为什么我们无所作为,继续将使用这些工具(社交媒体)当成某种不可避免的公民与职业需要?
原文: Taking a Break from Social Media Makes you Happier and Less Anxious - Study Hacks - Cal New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