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读后感
稻盛和夫原来没有听说过,读书群里有人推荐这本书,就找出来读了读,大家都说是心灵鸡汤,我觉得比一般的心灵鸡汤好,这毕竟是一个老人根据自己的经历给出的肺腑之言。
开篇就指出人生的意义在于修炼灵魂,是为了比出生时有一点点的进步,或者说是为了带着更美一点、更崇高一点的灵魂死去。怎么修炼呢?不屈不挠地工作、勤勤恳恳地经营,把苦难看着修炼灵魂的机会。------ 未来的社会很可能大部分人大部分时间都不需要工作,怎么修炼?
接着认为灵魂取决于人格,人格可以表示为"性格+哲学",由人类与生俱来的性格和后天在人生道路上学习掌握的哲学这两方面形成人格,哲学就是不能违背人们广泛接受的伦理和道德。
------- 人们广泛接受的伦理和道德 实际是在不停变化的,广泛接受的就是正确的吗?
劳动对人类来说是具有更深远、更崇高的价值和意义的行为。劳动有战胜欲望、磨炼精神、创造人性的效果。其目的不只是简单地获得生存所需粮食。获取生存所需的粮食只不过是劳动的附属功能而已 ----- 人最看重的是成就感,劳动是取得成就感的唯一正确路径,其他的成就感,比如靠爹妈等外力,都如沙上楼房,不可靠。生存本不应该是人活着的目的。
描绘美好蓝图的人,他就能迎来美好人生。若是思想消极,其人生也将不如意。你能够实现的,只能是你自己内心渴望的东西,如果内心没有渴望,即使能够实现的也实现不了。 ---- 这是真的。听起来像是唯心主义,或者说唯心主义也有正确的一面。
作者在追求产品完美方面,让我想到了乔布斯。完美的产品不是符合某些标准,而是达到自己梦想中产品的形象。
所以,不要把今天不当一回事,如果认真、充实地度过今天,明天就会自然而然地呈现在眼前了。如果认真地度过明日,那么就可以看见一周。如果认真地度过一周那么就可以看见一个月 ------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所以花太多时间在远景上是不必要的。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思维方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哲学。福泽谕吉:成为杰出人才的必要条件----几乎是按照先后顺序罗列。也就是说,像哲学家那样的深沉思考,武士那样廉洁的心,小官吏那样的才智,老百姓那样强健的身体 --- 福泽谕吉的条件其实和作者的公式还是有区别的。
后面关于国际关系和社会风气变革的说法有其正确处,然而却不能找到真正原因,寄托宗教和说教来改变,有些不切实际。这本书是20多年前写得,现在作者担心的一些情况已变为现实,这说明作者原来寄托的方法都没有作用。